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
B.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C.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D.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小题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28 11:16: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在诗词中曾有“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问长缨,何时入手,缚住戎主?”等豪壮之句。
【小题1】下列各项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B.颔联进一步刻画落梅,“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这两句对仗工整,化用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典故,寓意深刻。
C.“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一笔双写,不仅用“迁客”“骚人”的迁谪放逐来比喻“落梅”,且用梅花的高洁品格来赞美“迁客”“骚人”。
D.这首咏梅诗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有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诗人浓烈的悲愤之情,用笔委婉,言近旨远。
E. 尾联中“东风”实际上指控的是执掌权柄者,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同时警告人不要过分的“孤高”。
【小题2】本诗颈联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颈联、颔联,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严词咏桃花,但开始并未点出花名,发端二句只说像梨花、杏花但又不是,叫人玩味猜测,直到最后一句才用“武陵人”的典故明示出此花之名。
B.郑词咏梅花却不点破,两个“道是”句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较,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花色洁白、花香高雅,不言梅而梅自在。
C.严词“白白与红红”句,点明桃花之为红、白二色。连下两组状色的叠字,极简炼传神地写出繁花似锦、二色并妍的风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D.“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写出了梅花的孤独寂寞。它虽然傲雪凌霜,暗香袭人,却独处僻乡,无人欣赏,自然而然地让诗人想到所有怀才不遇者。
E. 这两首咏物词,虽然所咏之花不同,但都是以物况人之作。发端两句都表现出观景者的心理感受,极富生活气息,虽明白如话,但绝非一览无味。
【小题2】这两首词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作加以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南公某文所书皆建昌南城人。

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逆焉。

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钱而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②驵:音zǎng ,市场经纪人。③亢亢:指骡子的脊骨高。④帑:音 tǎng,库房。⑤靳:吝啬。⑥畀:音bì,给予。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炫 ②官人疑策
③有质钱而者 ④酬以
【小题2】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性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命养野庐 买陶器欲转易北方B.故公验之 何欺寒人?
C.今以是何? 尝与人佣耕,辍耕垄上D.酬  今岂宜不告误君乎?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
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小题4】下列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逆焉。
【小题5】上文几个故事说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青玉案
无名氏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祀期间忌针线,因此作“停针线”之说。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上片前两句运用对面落笔(悬想)的手法,“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想象妻子在社日来临百无聊赖之际,因见双燕而感伤分离的场景,委婉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B.“乱山深处”的“乱”字,道出了词人身处群山簇拥之地,不知方向的迷茫感。一个“乱”字,惹起了词人的愁思。
C.“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选择了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物事来表达感情,显得具体而不抽象,真切而不矫饰。
D.前人对这首词有“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的赞语,但本词上下片的首句在内容上有重复之嫌,实为本词构思的一个缺憾。
E. 下片三句“无人”气势酣畅、笔调放纵,但读来并不会使人产生轻薄之感,此中奥秘,正如有人评价所说:“不是风流放荡,只是一腔血泪耳。”
【小题2】请结合全词指出本词最突出的艺术技巧是什么?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