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南公某文所书皆建昌南城人。

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逆焉。

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钱而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②驵:音zǎng ,市场经纪人。③亢亢:指骡子的脊骨高。④帑:音 tǎng,库房。⑤靳:吝啬。⑥畀:音bì,给予。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炫 ②官人疑策
③有质钱而者 ④酬以
【小题2】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性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命养野庐 买陶器欲转易北方B.故公验之 何欺寒人?
C.今以是何? 尝与人佣耕,辍耕垄上D.酬  今岂宜不告误君乎?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
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小题4】下列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逆焉。
【小题5】上文几个故事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10:44: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朝 中 措
范成大
长年心事寄林扃,尘鬓已星星。芳意不如水远,归心欲与云平。
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从此量船载酒,莫教闲却春情。
[注]①范成大(1126-1193)南宋人,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进士,历任处州知州、静江府知州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号石湖居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首二句,“林扃”意指“林园”,流露出词人如今双鬓已经白发点点,而他却始终无法摆脱退居山林、寄兴湖山、潇洒度日月的想法。
B.“芳意”二句,“芳意”怎如平淡之水长远,“归心”之大却能比得上天,词人就云水写怀,于对比中照应首句发出的“长年心事寄林扃”之叹。
C.过片三句,词人写自己春景明媚之时携酒出游,静观山间花开花落,乐赏雨后明媚青山,至此,陶然自乐、散漫疏阔、洒脱不羁的形象跃然纸上。
D.结尾二句词人豪放地发誓,从此要载酒船中随意漂游,绝不辜负大好春光,这里正话反说,唯其如此,失意时的激愤沉痛才可表现得淋漓尽致。
E.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曾评范成大之词:“石湖词音节最婉转,读稼轩词后读石湖词,令人心平气和。”本词正是以平和之笔抒写抑郁之情。
【小题2】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具体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
韩元吉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注)①好事近:“近”与“令”、“引”、“慢”等均属词的一种调式。②凝碧:王维被安禄山所拘,曾赋《凝碧池》诗。③梨园:唐明皇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称梨园弟子。后泛指演剧的地方为梨园。 ④御沟:皇宫水沟。
写作背景: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十二月,试礼部尚书韩元吉,利州观察使郑兴裔被遣为正、副使。到金朝去祝贺次年三月初一的万春节(金主完颜雍生辰)。行至汴梁(时为金人的南京)金人设宴招待。席间词人触景生情,百感交集,随后赋下这首小词。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此句中“旧”字表明词人回忆起前朝往事:唐安禄山陷洛阳,在凝碧池大宴部属。梨园子弟唏嘘泣下,其中乐工雷海青掷乐器于地,西向大恸。首句运用了一个情境与它相似的历史事件,抒写此时此际的痛苦。
B.“一听管弦凄切”的“一”字,在此作语助词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宴会所奏之乐凄惨悲切,进入百感交集的词人耳中更是牵动愁肠,加重了词人内心的悲切。
C.“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听着当年梨园的曲调,一声声平添忧愁。此句中蕴含着白发老人回想青春少年的欢乐往事,抒发风流俱往,人已憔损的感慨。
D.“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杏花自知无法避免乱红零落碾成泥的命运,执着地在荒烟野地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此句暗含词人伤春之情。
E. 全词以虚带实,兴寄遥深。所谓写实,是指杏花在二月间开花,而汴京赐宴恰在其时。所谓写虚,词人以杏花自喻,形象美丽而高洁;以野烟象征战后荒凉景象,亦极富于意境。
【小题2】词的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