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晴山月

文 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①疏月:稀疏的月光。②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即纺织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歌前两句紧扣“月”,第一句写月光的神,第二句写月光的形,描绘细腻生动,境界优美。
B.颔联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入睡而要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
C.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坠落的情景。
D.最后两句把纺织娘不停的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
E.作者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风荷、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8-30 08:51: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隐居士
谢逸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注)谢逸:字无逸,屡举进士不第,隐居乡间,博学工文辞。玉唾:珍贵的书籍。襄阳耆旧,泛指襄阳的隐士。庞公:庞德公,后汉襄阳人,居岘山南,未曾入城市。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开篇便写出了先生因自己“薄禄相”而未被封侯,无奈之下,只得选择隐居山林,语句中隐隐透露出作者些许不得志的情味。
B.本诗第二联描绘精致,对仗谨严,特别是数词的选用,很具代表性,体现先生藏书之富、研学之久,突出其隐居生活的鲜明特征。
C.本诗第三联告诉我们,虽然先生四海之内不乏相知之辈,但他们境界追求大多不会像先生一样,他们没有选择“高卧一庵”的生活。
D.本诗结尾两句描述了襄阳隐士的节操志向,他们为了高尚的品节志向苦苦坚守,庞德公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E. 本诗语言朴素,表达简妙,写先生隐居,又不拘泥,有联想,有拓展,表面上“寄隐居士”,其实,也寄寓了作者自己的心志。
【小题2】作者对先生隐居山林后的哪些表现怀有钦佩之情?请结合全诗加以概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