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晴山月

文 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①疏月:稀疏的月光。②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即纺织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歌前两句紧扣“月”,第一句写月光的神,第二句写月光的形,描绘细腻生动,境界优美。
B.颔联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入睡而要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
C.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坠落的情景。
D.最后两句把纺织娘不停的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
E.作者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风荷、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8-30 08:51: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代诗歌阅读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长调。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
B.诗歌中的“一年佳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C.西厢,就是指西厢房。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
D.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E. “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小题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鉴赏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