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正式通车了,这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京九铁路相比,港珠澳大桥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是
A.灵活性强
B.运量大
C.运费低
D.连续性好
【小题2】大桥的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有
①加快区域联系,促进城市化发展 ②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③扩大交流,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 ④促进旅游业发展,扩大就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18 02:45: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中部的海底隧道连为一体,这意味着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即将全线贯通。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港珠澳大桥在中部建设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缩短三地通行距离
B.减少台风侵袭
C.避免对海上交通的干扰
D.降低施工的难度
【小题2】港珠澳大桥建成的社会经济意义主要是
A.大大缩短了广州与香港的距离
B.促进港、珠、澳经济一体化
C.加快澳门、香港城市化速度
D.提高珠海市的城市等级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促进甲处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公路建设
C.农田建设
D.旅游业发展
【小题2】与乙处相比,丙处商业网点密度较小的原因是( )
①地势起伏大,自然条件差 ②人口稀少,购买力有限 ③交通运输线路稠密,交通运输方式复杂 ④商品生产量、消费量大,区际商品流通速度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读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下列关于扬州城市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速度加快
B.现代城市发展沿运河伸展
C.城市形态变化缓慢
D.历史上城市形态是多方向发展
同类题4
阅读唐朝诗人王建的古诗作品《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诗句描述聚落的特点是
①规模较小②空间分布相对分散③聚居的人口较少④呈团聚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小题2】产生诗句中聚落形态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同类题5
下图示意杭州市1987年和2008年城市形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美誉或称号不属于杭州的是
A.“鱼米之乡”
B.“丝绸之府”
C.“人间天堂”
D.“天府之国”
【小题2】甲铁路线对杭州市的主要影响是
A.直接促进钱塘江南岸的发展
B.加强杭州与外界联系
C.完善了杭州的市内交通
D.引起铁路沿线房价的上涨
【小题3】与1987年相比,2008年杭州市城市形态的变化为
A.城市用地面积充足,相对均衡的向四周发展
B.西湖西面和南面发展较慢,主要为保护西湖的旅游环境
C.钱塘江南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钱塘江水运便利,城市沿江发展迅速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