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刚果(布)社会经济落后,资源极度匮乏,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16年3月1日,由中国建筑集团承建,被当地百姓誉为“梦想之路”的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全线贫通,将布拉柴维尔和黑角两座城市间单程时间从原来的一周缩短至6个小时,结束了首都布拉柴维尔与沿海地区交通不便的历史。一号公路始建于1980年,二十多年来由于缺乏维护及战争的破坏,损毁非常严重,大部分路段无法通行;与一号公路平行的大洋铁路也由于年久失修,无法正常运输。一号公路沿途要穿越马永贝原始森林及河谷、高原等多种地形区,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现在,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已成为非洲腹地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沿线城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图为刚果(布)西部地区主要陆路交通线分布。


(1)描述刚果(布)西部地区主要陆路交通线分布特点。
(2)分析一号公路复建之前首都布拉柴维尔与沿海地区交通不便的原因。
(3)说明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马永贝原始森林段建设时遇到的困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4-18 09:00: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良渚古城”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址群距今已有5300~4300年,城内居住人口约2万,内城面积相当于四个北京故宫。古城处于丘陵、河湖交错的浅水沼泽地带,海拔约2米,古城是整个良渚文化的核心。良渚古城遗址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该水利系统由高坝、低坝、山前长堤和古城附近天然河道构成,见图丙)和与遗址有关联的自然环境组成,古城中发掘出大量来自附近山地的石料、木材等建筑遗存。古城遗址建造的先后顺序是:水利系统→宫殿区→城墙→内城→外城。图甲为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遗址分布图,图乙为古城墙剖面图,图丙为“良渚古城”古地图。


(1)结合图文材料,简析良渚人先修建水利工程、后建城的原因。
(2)古城的大规模建造必须解决运输难题,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代水利工程对古城的建造起了重要作用,说明这种推测的合理性。
(3)古城墙设计、修筑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图乙中的古城墙最窄处20多米,最宽处150多米,采用铺石垫底技术夯筑而成。分析良渚人用石块垫底建筑高而宽的城墙的原因。
(4)地质学家根据石块棱角分明的形态、石块的物质组成以及石块上留存的痕迹等,结合实地考察,推定良渚人建城墙用的石块不是从山地中人工开采的,而是来自附近山地滚落到山麓或沟谷中的天然石块。请指出地质学家得出此结论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