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龙吟 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注释:①贳:读shì,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游牛山登山而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
D.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E. “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情,与南唐·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的感情相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4-15 02:04: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重山
①
吴淑姬
②
谢了荼蘼
③
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注:①此词因词人思远人而作。②吴淑姬:宋代女词人。③荼蘼:一种植物,荼蘼过后,无花开放。因此人们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终结的标志。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词首三句,写了茶蘼花谢,残花缀满枝头之景,表现了春景将休未休之态,给人凄凉之感。
B.“庭槐影碎被风揉”一句,写出了风雨揉碎了槐影,也揉碎了词人的芳心,创作构思颇为精妙。
C.“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女子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愁情难耐,既愁情难耐,更倚楼凝望。
D.“一川烟草浪,衬云浮”,写出在浮动的白云映衬下,河岸长满烟草,大河涌动波浪的场景。运用比喻,以动写静,表现了女子深重的愁情。
E.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暗含对比之意,同时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事物“愁”具象化。
【小题2】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人 月 圆
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小题1】作品所写节令应为_________,依据是词中的“华灯”、“月圆”、“花期”。
【小题2】作品生动描写了夜晚的热闹气氛,请从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⑴ 色彩 例子: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 例子: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词评家认为以“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结尾十分别致,意趣高远,试作简要赏析。(60字左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虞美人
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交善,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小题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起首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境界宏大,勾勒出一幅朦胧、缥缈的画卷,重在写天地之广,暗含人世沧桑的慨叹。
B.“背飞双燕”形象生动,尤言“劳燕双飞”,用“东飞伯劳西飞燕”典故,意思是双燕相背而飞,此处有与朋友离别之意。
C.上片第三句中的“贴云寒”是联想而得,“寒”字运用巧妙,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悲凉况味。
D.下片前两句的“雪满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E. 全词构思精巧,首尾呼应,借景寓情,曲写身世沧桑之变化与故人友谊之深切,情真意切,语言清婉雅丽,为社会讽喻词的佳作之一。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值得反复玩味,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六州歌头·项羽庙
李冠
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鞭寰宇,驱龙虎,扫欃枪,斩长鲸。血染中原战。视余、耳
①
,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泪盈盈。
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
②
。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
(注)①余、耳:陈余、张耳,都是参加反秦斗争的人物。②泉扃:九泉,地下。
上阕描绘出了怎样的项羽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宋淳化二年作者被贬商州团练副使。被贬期间,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一。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写傍晚秋声万壑起,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有声”与“无语”两种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
B.颈联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成片的荞麦花如雪。意境凄凉萧瑟。
C.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吟诗后不知为何忽然闷闷不乐,原来是因蓦然发现村桥原树而产生了思乡之情。
D.此诗以村行为线索,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含蓄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小题2】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试举两种并简要赏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