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余问养生于吴子。得二言 ∶曰和,曰安。
何谓和?曰∶子不见天地之为寒暑乎?寒暑之极,至为折胶流金而物不以为病。其变者微也,寒暑之变。昼与日俱逝,夜与月并驰。俯仰之间屡变,而人不知者。微之至,和之极也。使此二极者相寻而狎至,则人之死久矣。
何谓安?曰∶吾尝自牢山,浮赫达于淮,遇大风焉,舟中之人,如附于桔槔。而与之上下,如蹈车轮而行。反逆眩乱不可止,而吾饮食起居如他日,吾非有异术也。惟莫与之争,而听其所为。顾凡病我者举非物也。食中有蛆,人之见者必呕也。其不见而食者,未尝呕也。请察其所从生。论八珍者必咽言粪秽者必唾,二者未尝与我接也。唾与咽何从生哉?果生于我乎?知其生于我也。则虽与之接而不变安之至也。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吴子,古之静者也,其观于物也审矣,是以私识其言,而时省观焉!
【小题1】可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
【小题2】对第三段所论“安”的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不与外物相争,顺其自然,淡然自安 |
B.不受外物影响,听从内心的主观感受 |
C.不畏人生艰险,安于贫贱,超然物外 |
D.不因外物变化而改变自我,处变不惊。 |
【小题3】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对外物的感受轻微,内心和顺,因而养生的道理就具备了。 |
B.在外事物变化轻微,在内心情顺畅,进而养生的道理就完备了。 |
C.在外对事物的感受细微,在内心情顺畅,进而养生的道理就完备了。 |
D.外物带来的感受细微,内心对外物的感应顺遂,因而养生的道理就具备了。 |
【小题4】吴子深得养生之道的根本原因在于
【小题5】本文在说理上颇具特色,试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