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8分)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元祐三年,因坐奏开填充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元祐五年,钱穆父徙知瀛州。②改火:一年。③筠:竹。
【小题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4分)
【小题2】“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56: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竹阁

苏轼

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恰似萧郎笔,十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注)①竹阁:在杭州广化寺柏堂后,唐代白居易知杭州时所建。②海山:海中的仙山。③兜率:即“兜率天”,佛教用语,指人死后所登的天界。传说唐会昌元年有海商遭风至蓬莱山,见一宫院名日乐天院,故白居易《答客说》诗有:“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④“白鹤”二句:《旧唐书·白居易传》:“乐天罢杭州刺史,祷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苍龙:此指翠竹。⑤萧郎:萧悦,善画竹,曾为白居易画十五竿竹,白居易作《画竹歌》,赞美萧悦笔下之竹的逼真。⑥维摩洁:毗耶离城中的大乘居士,与释迎牟尼同时,曾以称病为由向释迦牟尼派来问询的含利弗、弥勒、文殊讲说大乘教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无人”二字,既是写眼前景,又是怀古,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B.颔联中以有竹(竹阁)衬无白鹤,抒发了“前不见古人”的“茫然”之感。
C.颈联对句以白居易退居之地渭上村代指白居易,“空怀”二字点明了全诗主旨。
D.苏轼诗题材广阔,多用比喻,并用得自然贴切,这首诗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小题2】诗中“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诠①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③,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此词于公元1082年(元丰六年)六月作。.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共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日‘快哉’”②平山堂:公元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③兰台公子:指战国楚辞赋家宋玉,相传曾作兰台令。他有《风赋》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回答说“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截然不同。

【小题1】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用词生动传神,“窗户湿青红”中的“湿”表明亭子是新造,油漆颜色鲜艳润泽;“欹枕”即斜倚枕头,写出了一种闲适的感觉。
B.词人认为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宋玉硬说风有雌雄之别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十分可笑。
C.下片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描写江面,并通过在江上搏击风涛的白头翁点明主旨:只要具备了浩然之气,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畅享千里雄风。
D.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小题2】上片是用什么手法描写快哉亭周围的山光水色的?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