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学常识题: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朱自清,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背影》《欧游杂记》等
B.《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作者王羲之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C.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词开豪放派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一门父子三词客”是指北宋苏洵、苏轼、苏辙。
D.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以其号命名。其作品有说理散文《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等。他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3-02 03:3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朦胧诗人不约而同地采用象征、暗示、意识流、梦幻、意象等表现方法,其中意象的表现法是朦胧诗人最核心的艺术手段。譬如舒婷的《致橡树》,诗中用“木棉”和“橡树”分别象征阴柔独立的女性和刚硬挺拔的男性。
B.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体改革运动。唐代韩愈提倡学习务实自由的先秦、两汉散文,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的文道统一、自创新词的理论。北宋时期,欧阳修、苏洵等文人,极力推崇韩愈、柳宗元,掀起新的古文运动,改变了晚唐以来浮靡的文风,使散文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的道路。
C.老舍熟悉北京,他对北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他的作品里,对北京的风土人情、胡同、茶馆、四合院等都有独特角度的描绘,比如四合院,在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龙须沟》 《家》 等作品中都有像大杂院似的写真描写。
D.肖洛霍夫,苏联著名作家,1965年凭借《静静的顿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既写了索科洛夫在战争中遭遇的各种不幸,又写了他从俘虏营逃回后,一次次痛苦的挣扎,又一次次希望落空的心理,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战争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战争给人们造成的严重的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