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②。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①七里濑: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城南。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②严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曾与刘秀同学,并帮助刘秀打天下。刘秀称帝后,他改名隐居,不肯接受刘秀所赐官职,归隐富春江,终日钓鱼。
【小题1】苏轼,字________,“行香子”是指这首词的________名
【小题2】以下对景物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叶舟轻,双桨鸿惊”写出水面上一叶扁舟划行轻快。B.“水天清、影湛波平”写出天朗水静,水中倒影美如画。
C.“鱼翻藻鉴,鹭点烟汀”以动衬静,突出环境素雅幽静。D.“重重似画,曲曲如屏”暗示此地山重水复,渔歌悠扬。
【小题3】请从情景关系角度鉴赏下阕划线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07 12:0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选自苏轼《赤壁赋》)

(二)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1),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园囿,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2)、齐威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大息,思淮阴(3)之功,而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4)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1)胶西:即密州。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为新党所不容,被排挤出朝廷,先任开封府推官,继任杭州通判,后改任密州太守。(2)师尚父:吕尚,即姜太公。(3)淮阴:淮阴侯韩信。(4)瀹(yuè):煮。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于江渚之上 樵:砍柴
B.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享有
C.舟楫之安     释:放弃
D.而其不终 吊:慰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师道不传也久矣
B.挟飞仙遨游 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于是治园囿 皆出于此乎
D.夏凉冬温 吾尝终日思矣
【小题3】下列多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这时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C.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D.庶几有隐君子乎   庶人中也会有几个隐居的君子吧
【小题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体现了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超然台记》详细记载超然台的四季美景,作者在这里获得了真正的快乐,也深刻反思自己在政事上的愚拙平庸。
D.《赤壁赋》保留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句法骈散结合,句式多变;《超然台记》融议论、抒情、描写于一炉,笔意流畅。
【小题5】用“/”给下面的划线句断句
岁 比 不 登 盗 贼 满 野 狱 讼 充 斥 而 斋 厨 索 然 日 食 杞 菊 人 固 疑 予 之 不 乐 也 处 之 期年 而 貌 加 丰 发 之 白 者 日 以 反 黑 予 既 乐 其 风 俗 之 淳 而 其 吏 民 亦 安 予 之 拙 也
【小题6】《赤壁赋》和《超然台记》都是表现苏轼旷达超然的名作,结合两则文段内容,概括这一品质的具体表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第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前赤壁赋》作者是_____。赋是介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像汉赋一样,采用________的方式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七月望 ②纵一苇之所
万顷之茫然 ④而吾与子之所共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B.月明星稀,乌鹊
C.幽壑之潜蛟D.鱼虾而友糜鹿
【小题4】下列句子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客有吹洞箫者B.月出于东山之上
C.以为莫己若者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小题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小题6】你怎样看待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慥:字季常,眉州人。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②司州: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王长官时住黄陂。③摐摐:拟声词。④釭:灯。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阕开篇三句语出不凡,既包含着诗人岁月流逝、傲视天下的感慨,又将王长官其人与长江共论,有赞颂之意。
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会面的因由。
C.下阕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
D.“居士先生老矣’’是劝酒之辞,意思是王先生虽然老矣,但相见如梦,还是要把酒言欢,珍惜相逢,一醉方休。
E. “逢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和二人的相得。
【小题2】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