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且言曰:“今将奉先君之枢归葬于蜀。蜀人之祔,同垄而异圹。昔者吾母程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因曰:“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
光拜受,退而次之曰: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或谓夫人曰:“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夫人曰:“然。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
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巳,”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
(选自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注释】①祔fù,合葬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退而次之曰 次:编次,撰述B.生十八年归苏氏 归:出嫁
C.由夫人素勖之也 勖:勉励D.振业之 振:振作,振兴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程氏“孝恭勤俭”的一组是(   )
①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 ②独夫人能顺适其志
③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 ④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
⑤夫人喜读书,旨识其大义 ⑥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在京城去世后,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告诉前去吊唁的司马光,他们要将父亲的灵柩送回四川老家安葬,并请司马光替他们的母亲程氏写一篇墓志铭。
B.有人劝说程氏向苏家父母求得一些财物,而程氏认为虽然可以求得,但是害怕有人议论自己的丈夫而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C.苏轼和苏辙兄弟小时候,都是由程氏亲自教育的。程氏经常告诫他们,不要效仿同辈人仅仅想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罢了。
D.司马光认为女子如果能做到使家族和睦,善于治理家事,就已经很贤惠了,而程氏在此基础上,还能做到勉夫教子,可谓见识高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1-04 11:09: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建武二十四年,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伏波将军马援请行。帝愍其老,未许。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拔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遂遣援率中郎将耿舒等将四万余人征五溪,援谓友人曰:“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暝目。”马援军至临乡,击破蛮兵,斩获二千余人。援前在交趾,还书诚兄子曰:“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季良者,越骑司马杜保也。会保仇人上书,讼“保为行浮薄,伏波将军万里还书以诫兄子,而梁松与之交结,败乱诸夏。”书,帝召责松以讼书及援诫书示之,松叩头流血而得不罪,松由是恨援。二十二年,援讨武陵蛮,军次下隽,有两道可入,从壶头则路近而水险,从充则涂夷而运远。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以事上之,帝从援策。进营壶头,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贼每升险鼓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衰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耿舒与兄书曰:“今壶头不得进,大众怫郁行死,诚可痛惜。”得书奏之,帝乃使梁松乘驿责问援,因代监军。会援卒,松因是构陷援。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綬。初,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实,能轻身,胜障气。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稿葬城西,宾客故人,莫敢吊会。前云阳令朱勃上书曰:“故伏波将军马援,钦慕圣义,间关险难,触冒万死。兵动有功,师进辄克。诛锄先零,飞矢贯胫;出征交趾,与妻子生诀。间复南讨,师已有业,未竟而死。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僵死军事,名灭爵绝,家属杜门,葬不归墓,宗亲怖粟。死者不能自列,生者莫为之讼,臣窃伤之!夫明主醲于用赏,约于用刑!愿下公卿,平援功罪,以厌海内之望。”帝意稍解。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九·汉纪三十六·世祖光武帝下》)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
B.会暑/甚土卒多疫死/援亦中病/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
C.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
D.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波将军,古代武将的一种封号,伏波意为降伏波涛,历代有多位被授予此职的人。
B.诸夏,周代分封的各诸侯国,后指中原地区。夏即华夏,古代汉民族自称,后泛指中国。
C.奏,下级向上级、臣下向国君进言、上书。上书的文章有很多种,例如“表”、“疏”等。
D.驿,古代指传递公文或消息用的车马,也指供传递之人中途休息或换马之地。文中指前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援拳拳之心,忠君爱国。武陵蛮人攻打临沅,他不顾年迈主动请缨;也曾向友人表明自己“心甘情愿为国而死”的心愿。
B.马援注重家教,管束后辈。即使身在外地他也会写信告诚子侄不要效仿为人豪侠仗义的人,以免变成行为轻浮的子弟。
C.马援作战勇猛,舍身忘死。讨伐先零时飞箭射穿他的小腿;出征交趾时又抱着必死的决心诀别家人,取得了赫赫战功。
D.马援一心为国,蒙受冤屈。他病死之后,因生前得罪梁松,被梁松诬告大军从交趾班师时,载回的薏苡仁全是珍珠和犀角。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
(2)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稿葬城西,宾客故人,莫敢吊会。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君暗臣谄,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小题1】上文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___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赋民而食人二鸡子/此不可使闻邻国也
B.暗莫甚/有由然
C.而二卵弃干城之将/君暗臣谗,居百姓之上
D.故杞梓连抱有数尺之朽/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小题3】下列句子中有两处停顿,请用“/”标示出来。
事 是 而 臧 之 犹 却 众 谋 况 和 非 以 长 恶 乎!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小题5】概括本文观点,指出说理时所用的论证方法。
(1)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赵高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初,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高前数言“关东盗无能为也”,及项羽虏王离等,而章邯等军数败,上书请益助。自关以东,大抵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八月,沛公将数万人攻武关,屠之。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八》,有删改)

(注释)①榜掠:鞭笞
【小题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B.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C.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D.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小题2】文中加点的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  )
A.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C.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关中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郑国渠修好以后,就成为了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
D.丞相:古代官名,又称“相国”、“宰相”等。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历史上,丞相职位时废时设,经常更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赵高专权横行,以私怨杀人。他害怕大臣们揭发他,就哄骗秦二世深居宫禁,不亲自处理朝政。而赵高自己独掌大权,事事都由他来决定。
B.赵高排除异己,手段残忍。冯去疾、李斯等进谏皇帝,恳请暂时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兵役、运输等徭役,赵高假托皇帝命令逼死冯去疾等,又不停地折磨李斯。
C.赵高阴险狡诈,指鹿为马。迎合他说是马的人没事,那些明说是鹿的人却被他暗中借法令陷害。此后群臣都畏惧赵高,没有人敢谈他的过错。
D.赵高瞒报军情,麻痹皇帝。他以前曾多次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大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项羽俘获了王离等人,而朝廷的军队也多次被打败。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警悟爱文义,而性轻易,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尝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灵运,玄之孙也,性褊傲,不遵法度,朝廷但以文义处之,不以为有实用。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愤邑。延之,含之曾孙也,嗜酒放纵。 
徐羡之等恶义真与灵运等游,义真故吏范晏从容戒之,义真曰:‚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所谓‘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者也;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于是羡之等以为运、延之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出灵运为永嘉太守,延之为始安太守。
义真至历阳,多所求索,执政每裁量不尽与。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又表求还都。咨议参军庐江何尚之屡谏,不听。时羡之等已密谋废帝,而次立者应在义真;乃因义真与帝有隙,先奏列其罪恶,废为庶人,徙新安郡。前吉阳令堂邑张约之上疏曰:
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至于天姿夙成,实有卓然之美,宜在容养,录善掩瑕,训尽义方,进退以渐。今猥加剥辱,幽徙远郡,上伤陛下常棣之笃,下令远近然失图。臣伏思大宋开基造次,根条未繁,宜广树藩戚,敦睦以道。人谁无过,贵能自新;以武皇之爱子,陛下之懿弟,岂可以其一眚,长致沦弃哉!”书奏,以约之为梁州府参军,寻杀之。
徐羡之等以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先朝旧将,威服殿省,且有兵众,乃召道济及江州刺史王弘入朝;五月,皆至建康,以废立之谋告之
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亲自沽卖;又与左右引船为乐,夕,游天渊池,即龙舟而寝。乙酉诘旦,道济引兵居前,羡之等继其后,入自云龙门;安泰等先诫宿卫,莫有御者。帝未兴,军士进杀二侍者,伤帝指,扶出东阁,收玺绶,群臣拜辞,卫送故太子宫。
(节选自《资治通鉴·宋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但以文义处之 但:只
B.出灵运为永嘉太守 出:贬
C.岂可以其一眚,长致沦弃哉  眚:眼疾
D.以约之为梁州府参军,寻杀之 寻:不久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未能忘言于悟赏耳  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
B.警悟爱文义,而性轻易 即龙舟而寝
C.实有卓然之美 义真故吏范晏从容戒之
D.以灵运、延之为宰相 以约之位梁州府参军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B.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C.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D.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小题4】下列句子不属于表现刘义真爱好文艺的一项是
A.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
B.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
C.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
D.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聪睿敏捷,喜爱文学,常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以及慧琳道人等情投意合,过从甚密。
B.徐羡之等对刘义真与谢灵运的交游,十分厌恶,徐羡之等认为谢灵运、颜延之挑拨是非,离间亲王与朝廷的关系。
C.咨议参军庐江人何尚之多次进言劝阻刘义真,刘义真拒不接受。此时,徐羡之等已经在密谋划策废黜少帝。
D.刘义真还没有起床,军士已经闯入,杀掉他的两个侍从,砍伤他的手指,将他扶持出东阁,收缴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文武百官向他叩拜辞行,由军士把他送回他的故居太子宫。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陕西李广为上郡太守,尝从百骑出,卒遇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军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归其大军。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飞将李广》)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B.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C.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D.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向,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B.为寿,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C.《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记、表五类。郭沫若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平旦是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段文字出处不同,但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主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都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B.到鸿门后,刘邦先称臣谢罪又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还套出了军中的奸细,足见他能言善辩,机变狡诈。
C.李广带了百余名骑兵最终遇到了几千名匈奴骑兵,手下被吓得惊慌失措,他却能做到处乱不惊,还下令下马解鞍来攻击敌军。
D.胡军从吃惊到不敢攻击再到带着护卫的白马将军来试探都没有结果,最后李广率军返回汉军大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