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花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首句“绿杨”“芳草”“长亭”为离别景象,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次句“年少抛人”指女主人公的心上人轻易地弃之而去。
B.下片前二句中“千万缕”说愁之多而无序,化抽象为具体。全句用对比手法,埋怨对方的“无情”,反衬自己的“多情”。
C.下片后两句语言平实,“相思”二字既直白又质朴,整个句子表达浅显,又精练浑成,用天地有尽头来反衬人的情感之微弱。
D.下片最后两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与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富有言简义丰的韵味。
E. 整首词婉转流利,不事藻饰,没有典故,除首二句外,不论是用比喻,还是用反语、排比,都是通过白描手段反映人的心理活动。
【小题2】“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两句独出机抒,请赏析其艺术特色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05 07:0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题禅院
(唐)杜牧
觥船
①
一棹百分空
,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喜迁莺
(宋)晏殊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
觥船一棹百分空
,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注】①觥船:载满酒的船。
【小题1】简析两首诗(词)中“觥船一棹百分空”句的情感意蕴的差异。
【小题2】晏词上下阕中的劝慰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下面对晏殊《蝶恋花》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米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A.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写菊花脉脉含愁,兰花默默饮泣,渲染出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
B.“轻寒”,既是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
C.明月本无情,主人公却偏要怨它。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彻夜无眠的情景。
D.“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主人公回想与对方分别的场景,主人公登上高楼,极目远跳,望着对方渐行渐远,消失在远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踏莎行
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小题1】简要概括上片表达的思想情感。
【小题2】赏析结句“梧桐叶上萧萧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踏莎行
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小题1】这首词的上片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小题2】最后一句“梧桐叶上萧萧雨”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小题1】有人说“好梦频惊”中的“频”字用得特别好,请你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小题2】下片词人借许多典型意象营造了什么气氛?在写景方面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晏殊(991-1055)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