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游览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春入武陵溪”,承上启下,用“桃花源”的典故表现对现实的不满。
B.上片从第二句开始,用倒叙的手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
C.“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穿过桃花源找到了施展才能的世界。
D.“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写词人孤独寂寞、难觅知音的处境。
E. “我为灵芝仙草”两句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暗示对功名利禄的追寻。
【小题2】结合全词,分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19 07:01: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①
黄庭坚
清洛
②
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绘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③
。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注:①元祐初,黄庭坚的好友王定国因直言进谏遭贬,出为扬州通判。②洛:洛河,可通扬州。
③鸡头:鸡头米,一种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软糯香嫩,营养丰富,是水八仙之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从题目可以看出,诗人的朋友王定国先从扬州寄赠他一首诗,他又依照原韵、原字相和了这一首诗。
B.第一句径直说“清洛思君”,亦实亦虚,运用明喻,把对朋友的绵绵情思比作昼夜不断的流水,化具体为抽象,生动形象,含蓄劲拔。
C.第二句用“片帆”代指朋友北归的航船,“何日”写出了对朋友的思念之切,这句不仅补足了前句思君的内涵,也表明对朋友遭贬的不满。
D.以颔联写出了诗人对朋友处境的关切,其中“犹”“却”两字,转接有力,含有无限感慨之意,意思陡下,可谓顿挫有力,曲折有变,诚为奇警。
E. 尾联中指出“扬州”
【小题2】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赠黔南贾使君
①
黄庭坚
绿发将军领百蛮, 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
②
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 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 待得征西鼓吹还。
注①贾使君奉命征西之际,诗人以此诗相赠。贾使君,时任黔南知州。②崆峒,道教名山。贾使君在崆峒山下有园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绿发”犹言“黑发”,此时的贾使君统领百蛮之地,可谓年少得志,功成名就。
B.第二句描写贾使君横持长戈、即兴赋诗,塑造了文武双全、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
C.第三句运用张良圯下得授兵书的典故,意在赞许贾使君熟读兵书,富有军事才干。
D.尾联通过设问,在何时做故园风景主人的问答中,表达对贾使君征西成功的期许。
【小题2】这首诗的颈联向来为后人称道,试赏析其精妙之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⑴⑵两题。
鄂州南楼①书事四首(其一)
宋·黄庭坚②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③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释)①鄂州南楼:东晋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时曾登城南楼览赏风光。②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和书法家。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创始人。写此诗时正流寓鄂州,等待命运的安排。③芰(jì):菱,水生植物,夏天开花,白色,果实叫菱角,可吃。
(1)本诗前两句是如何描绘画面的,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凉”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郑防
①
画夹
②
五首(其一)
黄庭坚
惠崇
③
烟雨归雁,坐我潇湘
④
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②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③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④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小题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小题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同类题5
(二)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戏呈孔毅父
①
黄庭坚
管城子
②
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③
。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注】①孔毅父:黄庭坚好友。②管城子:指毛笔。③上车问何如:梁朝时,贵家子弟大多担任秘书郎、著作郎之类官职,却没有真才实学,仅能登上车子问候别人身体如何罢了。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写自己靠着笔杆子立身处世,既升不了官,也发不了财。
B.第三句写自己的文章没有经邦治世的功用,话语中充满自责之意。
C.第四句写缀附于蛛网上的露珠比喻无实际用途的文章,构思新颖。
D.第五句写自己的仕宦生活,说自己被授予校书郎、著作郎的职位。
E. 七、八句用虚写的手法回忆自己曾在东湖和僧人同庆共饭的情景。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黄庭坚(1045-1105)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