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苏秀道中
【注】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本诗写于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以一个“润”字写出了突降的大雨带来生理上的清凉感,也表现了盼望己久的甘霖降临带来的心理上的喜悦。
B.颔联以“不愁”和“且喜”形成对照,以异于寻常的情感突显了诗人不顾己身、为民而喜的情怀。“喜”是全诗的诗眼。
C.尾联用衬托手法,直抒胸臆,无田尚且欣舞,何况有田的农人,将“喜”渲染到极致,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之心。
D.本诗引用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自然贴切,但两诗表现出的精神气韵却不相同。
E. 这首诗语言诙谐幽默,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殷切关心,展现出一位与老百姓同甘共苦的文人士大夫形象。
【小题2】本诗和杜甫的《春夜喜雨》都写“喜雨”,但喜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结合两首诗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17 12:05: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惜分飞 富阳僧舍代作别语
毛滂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
【小题1】下列对本诗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的“梨花—枝春带雨”(《长恨歌》),张泌的“黛眉愁聚春碧”(《思 越人》),为前二句所本。然却用得脱化无痕,形神兼胜,真是色绘高手。这两句塑造了一位含愁带泪的佳人形象。
B.“此恨”句,说明离愁对于双方是同样的沉重,要知道两人的地位是不同的。 今番解手,就要相见无期了。所以这次分离,多半成了长别。
C.下片“断雨”二句,写景色之荒残;零零落落的雨点,澌灭着的残云,与 离人的心境正相印合。这是一层意思。
D.从艺术风格来讲,这首词与一般别情之作不同,它是以华丽之语传至性之情而名传后世的。
【小题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 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促织
①
二 首
(宋)洪咨夔
其一
一点光分草际萤,缲车
②
未了纬车
③
鸣。
催科
④
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其二
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边。
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注)①促织:蟋蟀。②缲车:剥茧抽丝车。③纬车:纺车。④催科:催租税。
【小题1】第一首着力描写___________,第二首重点批判_____________。
【小题2】这两首诗作为一个整体,有哪些共通的艺术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文后各小题。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注
,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此句出自《孟子》,是说有一个齐国人每天外出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余下的酒饭,回家后洋洋自得,竟然向妻妾夸口说是权贵请自己吃饭。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小题1】下列诗句中,与“人乞祭余骄妾妇”一句所使用表现手法相同的两项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E.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小题2】两首诗都描写了清明时令的郊野景象,但呈现的氛围与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进行比较。
同类题4
古代诗歌阅读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曾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小题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茫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贴云”状双燕飞行之高,“寒”字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E. 词人以折梅相赠的典故传达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表达出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
【小题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