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偶书①

王安石

需然②甘泽洗尘襄,南亩东郊共慰颜。地望岁功③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罩④闲。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震雨便归山。

(注释)①熙宁七年(1074年),大旱。此时新法功效业已呈现,王安石仍六次上书,自请罢相,以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进京为相。本篇系他回到江宁后得雨而作。②常然:雨量充足貌。③岁功:一年的收成。④:竹席。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甘”“洗”“共”三字生动地写出雨降临及时,雨势酣畅,人们欢欣鼓舞的反应。
B.颔联写出了这场雨带来的好处:不仅使得农业丰收指日可待,也促进了商业生意的繁荣。
C.第五句“分”字准确写出雨后云雾散去,星斗渐现,且以“风雷静”突出了雨后的宁静。
D.第六句写出雨后凉意怡人,而室内枕簟却被闲置一边,诗人借此表现了自己心境的落寞。
E.这首诗,诗人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摹雨态、雨势及其影响,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小题2】诗的尾联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23 12:02: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煞,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文漫灭 文:碑文B.盖音谬也 谬:错误
C.有怠而欲出者 怠:懈怠D.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距院东五里 ②既出 ③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④四人拥火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小题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A.大概我走过的路程,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已达到十分之一。
B.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
C.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不到百分之十一。
D.大概我走过的路程,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不到百分之十一。
【小题4】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紧扣题目,从山名由来写起到考证山名结束。
B.选文第二段既详写前洞的景色,又着重写游后洞的过程。
C.作者在领略后洞奇景时,因听了别人的话从洞中退出来。
D.作者没能极尽游赏之乐,一个“悔”字概括了他的心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委任

王安石

人主以委任为难,人臣以塞责为重。任之重而责之重,可也;任之轻而责之重,不可也。愚无他识,请以汉之事明之。高祖之任人也,可以任则任,可以止则止。至于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其意曰:“我以其人长于某事而任之,在他事虽短何焉?我以其人忠于我心而任之,在他人虽伪何害焉?”故萧何刀笔之吏也,委之关中,无复西顾之忧;陈平亡命之虏也,出捐四万余金,不问出入;韩信轻猾之徒也,与之百万之众而不疑。是三子者,岂素著忠名哉?盖高祖推己之心而置于其心,则他人不能离间,而事以济矣。

后世循高祖则鲜有败事,不循则失。故孝文虽爱邓通,犹逞申屠①之志;孝武不疑金、霍,终定天下大策。当是时,守文②之盛者,二君而已。元、成之后则不然,虽有何武、王嘉、师丹之贤,而胁于外戚竖宦之宠,牵于帷嫱近习③之制,是以道浸微,而不免负谤天下也。中兴之后,唯世祖④能驭大臣,以寇、邓、耿、贾之徒为任职,所以威名不减于高祖。至于为子孙虑则不然,反以元、成之后,三公之任多胁于外戚、竖宦、帷嫱近习之人而致败,由是三公之任,而事归台阁,以虚尊加之而已。然而台阁之臣,位卑事冗,无所统一,而于众多之口,此其为胁于外戚、竖宦、帷嫱近习者愈矣。至于治有不进,水旱不时,灾异或起,则曰三公不能燮理阴阳而策免之,甚者至于诛死,岂不痛哉!冲、质之后,桓、灵之间,因循以为故事。虽有李固、陈蕃之贤,皆挫于阉寺⑤之手,其余则希世用事全躯而已,何政治之能立哉?此所谓任轻责重之弊也。

噫!常人之性,有能有不能,有忠有不忠,知其能则任之重可也,谓其忠则委之诚可也。委之诚者人亦其诚,任之重者人亦荷其重,使上下之诚相照,恩结于其心,是岂禽息鸟视⑥而不知荷恩尽力哉?故曰:“不疑于物,物亦诚焉。”且苏秦不信天下,为燕尾生⑦,此一苏秦倾侧数国之间,于秦独以然者,诚燕君厚之之谓也。故人主以狗彘畜人者,人亦狗彘其行,以国待人者,人亦国自奋。故曰:常人之性,有能有不能,有忠有不忠,顾人君待之之意何如耳。

(选自《古文观止》,中国华侨出版社)

(注)①申屠,即申屠嘉,汉文帝时任丞相。②守文:遵守成法。③帷嫱近习:帷嫱,后宫宫女;近习,皇帝身边的亲信心腹。④世祖:指汉光武帝刘秀。⑤阉寺:宦官。⑥禽息鸟视:像禽鸟栖止那样左顾右盼地看人(意为胆小害怕)。⑦尾生: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庄子·盗跖》记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他事虽短何焉 害:妨碍
B.由是三公之任 置:设置
C.而于众多之口 夺:强行改变
D.委之诚者人亦其诚 输:献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请汉之事明之 愿十五城请易璧
B.而胁外戚竖宦之宠 请奉命求救孙将军
C.此所谓任轻责重弊也   不知东方既白
D.知其能任之重可也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B.至于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C.至于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D.至于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高祖认为萧何、陈平、韩信虽各有不足,但根据各人特长和忠心来任用。这种用人不疑的态度使各类人才帮助高祖成就了帝王之业。
B.汉高祖之后,孝文、孝武遵守高祖的用人原则,国家继续繁荣昌盛;西汉元帝、成帝则用人不当,导致外戚宦官专权,国势日渐衰微。
C.东汉冲、质之后的当权者开始削减三公职权,把重任归于台阁,使人才受到压抑摧残,即使有一二贤臣也难起作用,以致国家灭亡。
D.全文由如何用人之理入事,再由事而理,把用人之道归结到“人君待之之意何如”这一点上,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高祖推己之心而置于其心,则他人不能离间,而事以济矣。
(2)是以王道浸微,而不免负谤于天下也。
(3)故人主以狗彘畜人者,人亦狗彘其行,以国士待人者,人亦国士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