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诗歌鉴赏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题1】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答:
【小题2】请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妙在何处。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5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指美好的事物,可词人却发出了“何时了”的疑问,可见囚禁的生活是极端悲苦的。
B.“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昔日醉生梦死的美好时光。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两句是实写,采用了对比手法。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同类题2
根据《虞美人》,完成下列题目。
【小题1】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作者是李煜,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南唐后主,词中描写的故国是指南唐故都金陵。
B.一个“又”字,将词人的万端愁情与春花秋月联系起来,国破家亡的苦痛未尽,历尽折磨。
C.词分上下片,“虞美人”是本词的题目,词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词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D.词人写出了沦为阶下因的苦痛哀思,将伶宫之词转为士大夫之词,将愁绪写得意脉相连,无尽无休。
【小题2】《虞美人》的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小题1】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
【小题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同类题4
《虞美人》中“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就是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
B.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C.曹禺,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另创作有《日出》《原野》等剧本及小说《北京人》。
D.杜甫,中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五代十国
李煜(937-978)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