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锷,字昆吾,自言太原人。本湖南团练营将。初,杨炎贬道州司马,锷候炎于路,炎与言异之。后嗣曹王皋为团练使,擢任锷,颇便之。使招邵州武冈叛将王国良有功,为邵州刺史。及皋改江西节度使,李希烈南侵,皋请锷以劲兵三千镇寻阳。后皋自以全军临九江,既袭得蕲州,尽以众渡,乃表锷为江州刺史、兼中丞,充都虞候,因以锷从。小心习事,善探得军府情状,至于言语动静,巨细毕以白皋。皋亦推心委之,虽家宴妻女之会,锷或在焉。锷感皋之知,事无所避。

后皋攻安州,使伊慎盛兵围之;贼惧,请皋使至城中以约降,皋使锷悬而入。既成约,杀不从者以出。明日城开,皋以其众入。伊慎以贼恂惧,由其围也,不下锷,锷称疾避之。及皋为荆南节度使,表锷为江陵少尹、兼中丞,欲列于宾倅①。马彝、裴泰锷请去,乃复以为都虞候。  

明年,从皋至京师,皋称锷于德宗日:“锷虽文用小不足,他皆可以试验。”遂拜鸿胪少卿。寻除容管经略使,凡八年,溪洞安之。迁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广人与夷人杂处,地征薄而丛求于川市。锷能计居人之业而榷其利,所得与两税相埒②。锷以两税钱上供时进及供奉外,余皆自入。西南大海中诸国舶至,则尽没其利,由是锷家财富于公藏。日发十余艇,重以犀象珠贝,称商贷而出诸境。周以岁时,循环不绝,凡八年,京师权门多锷之财。拜刑部尚书。时淮南节度使杜佑屡请代,乃以锷检校兵部尚书,充淮南副节度使。锷始见佑,以趋拜佑,退坐司马事。数日,诏杜佑以锷代之。

元和二年来朝,真拜左仆射,未几除检校司徒、河中节度。居三年,兼太子太傅,移镇太原。时方讨镇州,锷缉绥训练,军府称理。锷受符节居方面凡二十余年。九年,加同平章事。十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尉。锷将卒,约束后事甚明,如知其死日。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

(注)①倅:cuì副。②埒:1iè相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二项是 ( )
A.表为邵州刺史 表:上表推荐
B.马彝、裴泰鄙锷请去 鄙:看不起,轻视
C.京师权门多富锷之财 富:富裕
D.锷始见佑,以趋拜悦佑 悦:让……高兴
【小题2】(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王锷精明能干的一组是 ( )
①锷候炎于路,炎与言异之 ②小心习事,善探得军府情状 
③贼惧,请皋使至城中以约降   ④锷虽文用小不足,他皆可以试验
⑤凡八年,溪洞安之 ⑥锷缉绥训练,军府称理
A.①③⑤B.②⑤⑥C.②③④D.①④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希烈南侵,李皋请当时担任江西节度使的王锷率领三千精兵镇守寻阳,两人互相配合,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两人的友谊也不断增进。
B.有伊慎强大的兵力做后盾,王锷受命冒险入城与敌人谈判,李皋终于占领安州城;后来伊慎要与王锷争功,王锷却自称有病避开,表现了他宽广的胸怀。
C.在南方为官期间,王锷根据当地实际,计算居民产业从而征收税利,所得税钱除上供、四时进献以及供奉外,剩余的都归自己,于是他的家财比公府收藏还多。
D.元和年间,王锷曾经镇守太原,当时朝廷将要讨伐镇州,王锷就安抚民众,加强训练;他去世时七十六岁,死前把后事安排得十分明白,就像知道死期一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0-05-07 08:02: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署庞玉行军兵曹。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②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请降。大亮杀所乘马,以与之宴乐,徒步而归。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迁安州刺史,又令徇广州。行次九江,会辅公祏反,遣兵围猷州。大亮击破之。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③寻召拜太府卿,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书曰:“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后拜左卫大将军,兼领太子右卫率,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太宗每有巡幸,多令居守。房玄龄每称大亮之节,可以当大位。
④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恨相得之晚。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节自《旧唐书•李大亮传》)
[注]①台使:朝廷的使者。   ②将作丞:官职名,级别较低。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贼寇境    (2)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大亮又杀所乘马,以与之宴乐
A.送给B.和,同C.参加D.帮助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每称大亮之节,可以当大位。
A.接受B.担任C.适合D.把守
【小题4】第2段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B.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C.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D.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小题5】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恨相得之晚。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小题6】第③段划线句反映了太宗怎样的心情?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A.欣慰B.自豪C.感动D.庆幸
【小题7】第②段“劝降敌人”和“遣散奴婢”两件事反映了李大亮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嗣复,字继之,仆射于陵子也。初,于陵十九登进士第。浙西观察使韩滉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滉有爱女,方择佳婿,归谓其妻曰:“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于陵秩满,寓居扬州而生嗣复。后滉见之,抚其首曰:“名位果逾于父,杨门之庆也。”因字曰庆门。嗣复七八岁时已能秉笔为文。年二十,进士擢第。元和十年,累迁至礼部员外郎。时父于陵为户部侍郎,嗣复上言与父同省非便,请换他官。诏曰:“同司官有大功以下亲者,但非连判及勾检之官长,则不在回避之限。如官署同,职司异,虽父子兄弟无所避嫌。”再迁兵部郎中。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太和四年,丁父忧免。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共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旦不如且循资级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赠左仆射,谥曰孝穆。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B.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C.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D.天后重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指古代官吏任职期满。一般十年为一秩,故官员任期一般也是十年。
B.“父忧”是对父亲去世的婉辞。丁忧是指遭父母之丧,官员一般停职,回家守丧。
C.“食邑”秦汉以前以采邑为食禄,唐宋时作为一种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D.“谥”是带有评价作用的称号。表扬的如“宣”,批评的如“灵”,同情的如“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嗣复天生贵相,少有文才。他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韩滉认为他的名气和地位会超越他父亲,是杨门的庆事,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杨嗣复为人谨慎,懂得避嫌。担任礼部员外郎时,因为他的父亲是户部侍郎,于是上书说和父亲同在尚书省不便利,请求更换其他职务。
C.杨嗣复不重预言,不信应验。皇帝问预言应验的图谶从何而来,杨嗣复认为是因为光武帝、隋文帝相信谶书,其实班彪引用预言是扭曲本意来制止贼乱。
D.杨嗣复很有见地,深谙用人。他认为古人提拔士兵作为将领,不是在太平之时,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平时应该按资历逐级提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
(2)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隐,字大隐,京兆奉天人也。祖植。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贼平,咸宁王浑碱辟为推官,累迁殿中侍御史。贞元初,迁郑州刺史。郑滑节度使李融奏兼副使。十年,融病,军府之政委于植。大将宋朝晏构三军为乱,中夜火发,植与监军列卒待之。迟明,乱卒自溃,即日诛斩皆尽。帝优诏嘉之,入为卫尉少卿,三迁尚书工部侍郎。十七年,出为广州刺史、 兼御史大夫、岭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卒于镇。子存约等。

存约,太和三年为兴元从事。是时军乱,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方宴语,吏报:“新军乱,突入府廨,公宜避之。”绛曰:“吾为帅臣,去之安往?”麾存约令遁,存约曰:“荷公厚德,获奉宾阶。背恩苟免,非吾志也。”即欲部分左右拒贼,是日与绛同遇害。

隐以父罹非祸,泣守松楸,十余年杜门读书,不应命。会昌中,父友当权要,敦勉仕 进,方应弓招,累为从事。大中三年,应进士登第,领盐铁转运等使。咸通末,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

隐性仁孝,与弟骘尤称友悌。少孤贫,弟兄力耕稼以奉亲,造次不干亲戚。既居宰辅,不以权位自高。退朝易衣,弟兄侍母左右。岁时伏腊,公卿大臣盈门通讯,而大臣及母之荣,无如其比。乾符中罢相,入为太常卿,转吏部尚书,累加尚书左仆射。广明中卒。子光逢等。

光逢,乾符五年登进士第,释褐凤翔推官。入朝为监察御史,丁父忧免。景福中,以祠部郎中知制诰,寻正拜户部侍郎,改兵部侍郎。乾宁三年,从驾幸华州,拜御史中丞,改礼部侍郎。刘季述废立之后,宰相崔胤与黄门争权,衣冠道丧。光逢移疾,退居洛阳,闭关却扫六七年。鼎没于梁,累官至宰辅,封齐国公。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B.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C.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D.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小题2】下列对文章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B.宾阶,即西阶。古时宾主相见之时,宾客自西阶上,以示尊礼之位。
C.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祭、宴餐、科举、官员选拔和外事活动的大臣。
D.释褐,脱去平民所穿的粗布衣服,喻始任官职,文中指进士及第授官。
【小题3】下列有关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植临乱不惧,指挥有度。曾在节度使李融生病期间,被任命为军府政委,与监军一起陈兵布阵挫败宋朝晏谋乱,深受皇帝赞许。
B.赵存约知恩重节,誓死抗贼。军队动乱之时,没有抛下李绛独自逃遁,他认为为全身而 违背恩德是不可取的,最终二人同被杀害。
C.赵隐生性仁孝,居官不傲。他替父守墓,闭门读书十余年,不应征召;做了宰辅后,每 当退朝回家便换上便服,侍候母亲左右。
D.赵家四代居官,多得大用。自赵植以降,子孙大都官居高位,身兼要职,先后执掌礼部、 吏部、户部、兵部等中央部门权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方宴语,吏报:“新军乱,突入府廨,公宜避之。”绛曰:“吾 为帅臣,去之安往?”
(2)岁时伏腊,公卿大臣盈门通讯,而大臣及母之荣,无如其比。

同类题4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孝忠,本奚之种类。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天宝末,以善射授内供奉。后为偏将,破九姓突厥,先登陷阵,以功授果毅折冲。
上元中,李宝臣奏授左领军郎将。宝臣以孝忠谨重骁勇,甚委信之,以妻妹昧谷氏妻焉,仍悉以易州诸镇兵马令其统制。前后居城镇十余年,甚著威惠。
田承嗣之寇冀州也,宝臣俾孝忠以精骑数千御之。承嗣见其整肃,叹曰:“孝忠在焉,冀州未易图也!”乃焚营宵遁。
无几,宝臣死,其子惟岳阻兵不受命,朝廷诏幽州节度使讨之。滔以孝忠宿将善战,有精兵八千在易州,虑军兴则挠其后,乃使判官蔡雄说孝忠曰:“惟岳小子骄贵,不达人事,辄拒朝命。使君诚能去逆效顺,必受重任,有先归国之功矣!”孝忠然之,乃遣衙官随雄报滔,又遣易州录事参军董稹入朝。德宗嘉之,授孝忠检校工部尚书,仍赐实封二百户。
及朱滔、王武俊谋叛,将救田悦于魏州,虑孝忠踵后,滔军将发,复遣蔡雄往说之。孝忠曰:“李惟岳背国作逆,孝忠归国,今为忠臣。孝忠性直,业已效忠,不复助逆矣。”滔又啖以金帛,终拒而不从。易定居二凶之间,四面受敌,孝忠修峻沟垒,感励将士,竟不受二凶之荧惑,议者多之。
贞元二年,河北蝗旱,米斗一千五百文。复大兵之后,民无蓄积,饿殍相枕。孝忠所食,豆瓣而已,其下皆甘粗粝,人皆服其勤俭,孝忠为一时之贤将也。三年,加检校司空,仍以其子茂宗尚义章公主。孝忠遣其妻邓国夫人昧谷氏入朝,执亲迎之礼。上嘉之,赏赉隆厚。七年三月卒,时年六十二,废朝三日,追封上谷郡王,赠太傅,再赠魏州大都督,册赠太师,谥曰贞武。
(选自《旧唐书•张孝忠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B.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C.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D.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度使,隋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B.实封,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只有加实封的官员,才能享受到自己得到封户的租税。
C.尚,专指娶公主为妻,意为事奉公主。文中张孝忠的儿子就娶了义章公主。
D.册赠,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文中“册赠太师”即追加太师职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孝忠擅长射箭,勇敢善战。他曾因擅长射箭被授官内供奉;担任副将时,攻破九姓突厥,冲锋陷阵,因为军功被授予果毅折冲。
B.张孝忠谨慎稳重,深得李宝臣信任。李宝臣将妻子的妹妹昧谷氏嫁给他,还将易州各镇兵马全部交给他统领。
C.张孝忠性情忠直,效忠朝廷。李惟岳不受命于朝廷时,他听从蔡雄劝说离开李惟岳,归顺朝廷;朱滔叛乱,他拒绝劝说和金帛诱惑。
D.张孝忠深明事理,礼仪周全。皇上将义章公主嫁给张孝忠的儿子,张孝忠于是入朝,奉行亲自迎亲的礼仪,受到皇上的赞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嗣见其整肃,叹曰:“孝忠在焉,冀州未易图也。”乃焚营宵遁。
(2)孝忠修峻沟垒,感励将士,竟不受二凶之荧惑,议者多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周智光,本以骑射从军,常有戎捷,自行间登偏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镇陕州,与之昵狎。朝恩以扈从功,恩渥崇厚,奏请多允,屡于上前赏拔智光,累迁华州刺史、同华二州节度使及潼关防御使,加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智光与杜冕不协,遂杀鄜州刺史张麟,坑杜冕家属八十一人,焚坊州庐舍三千余家。惧罪,召不赴命。朝廷外示优容,俾杜冕使梁州,实避仇也。永泰二年十二月,智光专杀前虢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庞充。充方居缞绖,潜行,智光追而斩之。又劫诸节度使进奉货物及转运米二万石,据州反。智光自鄜州专杀,朝廷患之。智光遂聚亡命不逞之徒,众至数万,纵其剽掠,以结其心。
淮南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崔圆入觐,方物百万,智光强留其半。举选之士竦骇,或窃同州路以过,智光使部将邀斩于乾坑店,横死者众。优诏以智光为尚书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以授之。智光受诏慢骂曰:“智光有数子,皆弯弓二百斤,有万人敌,堪出将入相。只如挟天子令诸侯,天下只有周智光合作。”
大历二年正月,密诏中书令郭子仪率兵讨智光,许以便宜从事。时同、华路绝,上召子仪女婿工部侍郎赵纵受口诏付子仪,纵裂帛写诏置蜡丸中,遣家童间道达焉。子仪奉诏将出师,华州将士相顾携贰。智光大将李汉惠自同州以其所管降子仪。贬智光为澧州刺史,散官勋封如故。是日智光为帐下将斩首,并子元耀、元干等二人来献。丁卯,枭智光首于皇城之南街,二子腰斩以示众。(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
B.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
C.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
D.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偏裨在古代也称为偏将、禆将、副将,是佐助大将的将领。
B.累迁中的“迁”意为调动官职,在古代一般指升职。累迁就是多次升官。
C.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关税、厘金、营造工程,部长称为工部尚书。
D.散官就是负责一些闲散职务的官员的通称,待遇厚薄不一,如朝议大夫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智光出身卑微,靠战功升官。原来以骑马射箭从军, 经常立战功, 不久任副将。皇帝听信鱼朝恩的说词,多次赏赐周智光。
B.周智光心肠狠毒,迫害别人。周智光与杜冕之间不和, 于是杀死鄜州刺史张麟, 将杜冕家属共计八十一人活埋, 烧毁坊州的房舍三千多家。
C.周智光拥兵割据,为非作歹。周智光不仅杀死虢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庞充,还阻截地方官员给朝廷的进贡,纵容盗贼偷盗通州路的选举之士。
D.皇上让郭子仪的女婿带口头诏令给郭子仪,命他率兵讨伐智光, 见机行事。郭子仪奉命准备出师, 华州将士相继叛离了周智光。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优诏以智光为尚书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以授之。
②智光有数子,皆弯弓二百斤,有万人敌,堪出将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