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西京守岁
骆宾王
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概括介绍“守岁”前的生活状况,寡言少语,却能自如地应对纷纷扰扰的世事。
B.三、四句用词巧妙,“忽”与“方”两相对照,细致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心灵的触动。
C.五、六句构思精巧,用“寒色”写冬,用“晓光”写春,意谓“晓光”一到便是新年。
D.七、八句仍围绕“守岁”,侧重心理描写,说身处异地,逢上除夕,没有机会看望亲朋老友。
【小题2】诗的结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30 05:25: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①。那堪玄鬓②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①西陆:指秋天。南冠:指闪犯。②玄鬂:指蝉。古代妇女的鬂发梳得薄如蝉翼,看上去像蝉翼的影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听着蝉在秋日里长吟,狱中的诗人更加深深挂念自己的朋友了。
B.颔联一句写蝉,一句写自己,以“那堪”和“来对”,将物我联系在一起。
C.颈联写秋蝉处境艰难,言自己所处政治环境恶劣,仕途多舛,言论受到压抑。
D.尾联写没有人相信秋蝉餐风饮露,品性高洁;也没有人相信诗人,肯为他雪冤。
【小题2】下列诗句采用的手法与“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C.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陆游《夜泊水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小题3】虞世南的《蝉》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情的名作。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首诗寄托的情感有何不同。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垂绥,是古人结在领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