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华清宫
崔 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华清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小题1】(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崔诗“草遮” 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骊山磴道因无御辇经行而荒草丛生,格外冷清,与吴诗中华清宫温暖如春的景象形成鲜明反差。
B.崔诗“云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碧树高耸的景象,但一个“寒”字,把宫中的富贵繁华,珠歌翠舞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C.崔诗“明月” 二句,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表现了历史的苍凉感。
D.吴诗开头二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表明天色已晚,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E. 吴诗“绿树” 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小题2】(小题2)两首《华清宫》诗所用的手法、表现的主旨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06 03:16: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萧颖胄,字云长,弘厚有父风。起家秘书郎。高帝谓萧赤斧曰:“颖胄轻朱被身,觉其趋进转在美,足慰人意。”迁太子舍人。遭父丧,感脚疾。数年然后能行,武帝有诏慰勉之,赐以医药。
颖胄好文义,弟颖基好武勇。武帝登烽火楼,诏群臣赋诗。颖胄诗合旨。上谓颖胄曰:“卿文弟武,宗室便不乏才。”上以颖胄勋戚子弟,自中书郎除左军将军,知殿内文武事,得入便殿。出为新安太守,吏人怀之。后除黄门郎,领四厢直。迁卫尉。
明帝废立,颖胄从容不为同异,乃引颖胄预功。建武二年,进爵为,赐以常所乘白瑜牛。明帝每存俭约,欲铸坏太官元日上寿银酒枪,尚书令王晏等咸称盛德,颖胄曰:“朝廷盛礼,莫过三元,此一器既是旧物,不足为侈。”帝不悦。后预曲宴,银器满席,颖胄曰:“陛下前欲坏酒枪,恐宜移在此器也。”帝甚惭。
后为庐陵王后军长史、广陵太守,行衮州府事。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敕颖胄移居人入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向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和帝为荆州。以颖胄为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府州事。时江祏专执朝权。此行由祏,颖胄不平,曰:“江公荡我辈出。”
初,梁武之起也,巴东太守萧惠训子璝、巴西太守鲁休烈弗从,举兵侵荆州,败辅国将军任漾之于峡口,颖胄遣军拒之,而梁武已平江、郢,国建康。时颖胄辅帝王,有安重之势,自以职居上将,不能拒制璝等,忧愧发疾而卒。州中秘之,使似其书者假为教命。及建康平,萧璝亦众惧而溃,和帝乃始发丧,诏赠颖胄丞相。丧还,武帝车驾临哭渚次,葬依晋王导、齐豫章王故事。谥曰献武。
(选自《南史·萧颖胄传》,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敕颖胄/移居人入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B.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敕颖胄/移居人入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C.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敕颖胄移居人入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D.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敕颖胄移居人入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帝:帝王谥号,正式的名称为高皇帝,与“太祖”庙号一样通常给予王朝的创始者。
B.烽火楼:我国古代边防作为瞭望或利用烟雾或火光来报警而建造的高楼。
C.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等级。我国春秋时期将爵位等级划分依次为公、侯、伯、仲、季。
D.三元:“元”为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为年、季、月之始,故称“三元”。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颖胄孝行感人。父亲去世后,他因伤感患上脚疾。数年后才能行走,武帝下诏书安慰劝勉他,并赏赐他医药。
B.萧颖胄文采出众。齐武帝登烽火楼时,下令朝廷群臣赋诗,颖胄所写的诗十分符合武帝的心意,得到了武帝的高度称赞。
C.萧颖胄敢于直言。萧颖胄参加宫内宴会,见银器满席,就直言陛下应把节俭之念放在这些银器上,明帝听了后很惭愧。
D.萧颖胄忧愧而死。和帝时,萧璝举兵进犯荆州,颖胄亲自带兵迎敌却被萧璝等击败.以至于忧愧交加发病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帝每存俭约,欲铸坏太官元日上寿银酒枪,尚书令王晏等咸称盛德。
(2)时江祏专执朝权,此行由祏,颖胄不平,曰:“江公荡我辈出。”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罴,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先是南岐、东益氐羌反叛,乃罴冠军将军,镇凉州,讨平诸贼。还,授西河内使,辞不拜。时人谓曰:“西河大邦,奉禄优厚,何为致辞?”罴曰:“京洛材木,尽出西河,朝贵营地并第宅者,皆有求假,如其私办,即力所不堪,若科发人间,又违宪法,以此致辞耳。”粱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 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人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 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 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罴安于贫素,不营生业,身死之日,家贫甚罄,当时伏其清洁。卒于官,赠太尉、都尉、相冀等十州刺史,曰忠。
(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B.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C.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D.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成人后则有字,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和“名”相表里,所以又叫“表字”。
B.拜,指古代高级官员在任命仪式上对君王的拜谢礼,后来演化成授予官职或接受官职。
C.铁券,特指封建时代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用来允其世代享有免死罪的证件,也叫免死券。
D.谥,即谥号,指古代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罴刚直倔强,做事平易恰当,他因公受赏,被授予西河内使,但他并没有满眼盯着优厚的俸禄,而是看到了上任后的左右为难。
B.王罴勇武过人,公平对待下属,荆州城被围缺粮,他和将士共同煮粥守城,他这种性格受人推崇,但有时也被人嘲笑。
C.王罴胸怀坦荡,做事不修边幅。他曾当面训斥台使不珍惜食物,也曾亲手捡起别人削在地上的瓜皮面吃,两次使被招待的官员蒙羞。
D.王罴安于清贫,不屑置办家产。虽然多次被任命为太尉、都督和诸州刺史等职,最后死于任上,但清净的名声得到时人的认可。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其私办,即力所不堪,若科发人间,又违宪法,以此致辞耳。
(2)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