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
岑 参
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
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
驿舫江风引,乡书海雁催。
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
【小题1】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的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19 11:35: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 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渔家傲·寄仲高
陆 游
东望山阴何较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①碛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③仲高:陆升之(1113-1174),宇仲高,陆游的堂兄。④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陆游的家乡。
【小题1】下列对以上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岑诗本为送朋友入京,起笔却写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墨不多而内涵丰富,很自然地引出二、三联对安西景色的具体描写。
B.陆词最后三句描述自己现状——韶华已逝,浪迹天涯,夜不能寐,只有饮茶消忧。这流露出诗人落寞消沉之意。
C.两首诗歌数量词的运用耐人寻味。岑诗中“一身”“万里”的悬殊,表现诗人的胆魄和勇气;陆词中“一万三千里”言离家之遥远,归家之难。
D.两首诗歌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岑诗除最后一联叙眼前之状外,其余都是回忆,属虚写。而陆词上片属于虚写;下片属于实写。
E. 两首诗歌用典不着痕迹。如“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典出杜牧“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题落花风”,诗人以杜牧自况来抒写情感。
【小题2】两首诗歌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知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凹西门伫献捷。

(注)①唐天宝十三年冬,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于轮台率兵征播仙,抗击吐善入侵,岑参作此诗送行。行,乐府诗体的标志。②走马川:或说即左末河,距播仙城500里。③雪海:在新疆。④金山:即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⑤五花、连钱:都是名贵的良马。⑥草辙:起草声讨敌人的文书。⑦车师:车师为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鲁番境内。

【小题1】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写出征的环境,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
B.本诗意象鲜明,意境独特,体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虽无细节描写,但笔力矫健,大笔挥洒,语句豪爽,真实动人。
C.诗歌虽写战争,却以叙寒冷为主。围绕“风”字落笔,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轮台”句由暗写转为明写,写出了“风声”,接着又以石头的满地滚动突显了风的狂暴。
D.“金山西见烟尘飞”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
【小题2】杜甫曾评价“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的边塞诗善于描“奇景”、抒“奇情”。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诗是怎样描“奇景”、抒“奇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