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①唐中宗时,杜审言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边陲。这首诗是他在这次流放途中所写。②迟日,春日。《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③京国人南窜,意指从京城放逐至峰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行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
B.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
C.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
D.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不似”寄托自己的无奈慨叹。
【小题2】诗中的“悲”“愁”情绪,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的?请结合这首诗的前两句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8-27 04:44: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僧道。本诗写作者访隐居山中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高远,春色无边,环境之清幽美好。
B.“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读书生活。
C.“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伤春之意。
D.“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给 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
【小题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