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梦 天

李  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柱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诗写梦游月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月宫仙境的神往和对仙人生活的羡慕。
B.这首诗的前三句是诗人梦里漫游月宫所见的景色,第四句则写诗人自己进入了月宫。
C.颈联写诗人同仙女的谈话;尾联写诗人回望人间所见的景色。
D.这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妙,比喻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变幻怪谲的艺术特色。
【小题2】李贺的《梦天》前四句是怎样写梦中漫游月宫所见的?
【小题3】(新高考新导向题)李贺的《梦天》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写梦境的名篇,请比较这两首诗,谈谈你对它们主旨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28 09:4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开愁歌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注释)①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贳(shì):抵押。⑤豗:冲击。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
B.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
C.九、十句乐景写哀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
D.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小题2】“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借“击剑”这一动作抒发情感。下列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所抒情感与“临歧”句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李颀《别梁锽》)
B.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C.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李咸用《西门行》)
D.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张咏《淮西有答》)
【小题3】本诗七、八两句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到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这两句诗,分析诗人的形象。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元和中,进士李贺善为歌篇。韩文公深所知重,于缙绅之间每加廷誉,由此声华藉甚。时元相国稹年老,以明经擢第,亦攻篇什,常愿交结贺。一日,执贽造门,贺览刺不容,遽令仆者谓曰:“明经擢第,何事来看李贺?”相国无复致情,惭愤而退、其后自左拾遗制策登科日当要路及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祖祢讳进不合应进士举。贺亦以轻薄为时辈所排,遂成轗轲。文公惜其才,为着《讳辩录》明之,然竟不成事。

选自康軿《剧谈录》卷下

村料二

李藩侍郎尝缀李贺歌诗,为之集序。未成,知贺有表兄与贺笔砚之旧者,召之见,托以搜访所遗。其人敬谢,且请曰:“某尽记其所为,亦见其多点窜者,请得所辑者视之当为改正。”李公喜,并付之,弥年绝迹。李公怒,复召诘之。其人曰:“某与贺中外,自小同处,恨其傲忽,常恐报之,所得兼旧有者一时投于涠中矣。”李公大怒,叱出之,嗟恨良久。故贺诗篇什流传者少。

选自张固《幽闲鼓吹》)

村料三

《剧谈录》:“元和中,进士李贺善歌诗,元相国稹年老,以明经擢第,常愿交结。执贽造门,贺览刺,遽令阍者谓曰:‘明经擢第,何事来看李贺?’相国惭愤而退。”按:元擢第既非迟墓、于贺亦称前,讵容执赀造门,反遭轻薄?小说之不根如此。

一选自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卷二

材料四

走马引

李贺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裁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材料五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小题1】对上述材料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自左拾遗制登科日当要路/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祖祢进/不合进士举
B.其后自左拾遗制策登科/日当要路/及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祖祢讳进/不合应进士举
C.其后自左拾遗制策登科/日当要路/及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祖祢讳进/不合应进士举
D.其后自左拾遗制策登科日/当要路及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祖祢讳进/不合应进士举
【小题2】对上述材料中加点词句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原指将笏板插于衣带,是旧时官宦的装束,转为官宦的代称。
B.“轗轲”,原指道路起伏不平,这里比喻朋友之间产生误会,发生矛盾。
C.“笔砚”,笔墨砚台是学习时的必备文具,也可以指在一起学习的同学。
D.“中外”,古代称父系血统的亲戚为“内”,父系血统之外的亲戚为“外”
【小题3】对上述材料所作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贺发现元稹在来信中暗含讥讽,所以一气之下拒绝与他会面。
B.韩愈欣赏李贺的才能,希望调解他和元稹的矛盾,但未能如愿。
C.李贺的表兄觉得李藩傲慢无礼,因而不愿为他整理搜集的资料。
D.李贺拒见元稹的传闻虽不可信,但反映了唐代注重进士科的风气。
【小题4】把上述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某尽记其所为,亦见其多点窜者,请得所辑者视之,当为改正。
(2)元擢第既非迟暮,于贺亦称前辈,讵容执贽造门,反遭轻薄?
【小题5】下列对李贺《走马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乡远游,仗剑独行,充分展现了襄阳走马客纵横洒脱、快意恩仇的风采。
B.“玉锋堪裁云”形容剑刃明净锋利,可以剪裁浮云,想象奇特,气势雄壮。
C.“朝嫌”与“暮嫌”互文见意,感叹宝剑虽锋利,却未能受到主人的重视。
D.同样是借剑打情,李贺的《走马引》和贾岛《剑客》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
【小题6】前人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言己能持剑向人,而不能自照,所以不免于见嫌,感己不遇故云尔耳”请结合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诗人的性格和遭遇,对此做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