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三、四两句是说,离别虽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发誓要像六郡雄杰那样去杀敌立功。
C.五、六两句中,“横”字表明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接”字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对魏大此行的担忧之情。
D.全诗一气呵成,英气逼人,没有儿女情长,却有慷慨悲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小题2】诗歌尾联运用汉将刻石记功的典故,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28 09:55: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魏万之京①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②。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③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两人是“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②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③指潼关。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朝闻游子唱离歌”说的是魏万的走,“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B.“鸿雁不堪愁里听”是接写“朝闻游子唱离歌”一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照应“昨夜微霜初渡河”。这两句的诗意是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C.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关城树色催寒近”中“催”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
D.“御苑砧声向晚多”是虚写长安,意思是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莫见长安行乐处”中的“行乐处”是实写长安,这两句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E. 这首诗写了落地的寒霜透出寒意,鸿雁的哀鸣令人悲伤,云山茫茫行路难,寒冷的树色令人感到悲凉,这些景色构成了一幅寒秋送别的凄凉画面。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