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宿王昌龄隐居
常 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诗歌语言风格绚丽飘逸。
B.首联写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隐居的地方只有孤独的白云。“溪水”“白云”是隐者居住的象征,“清”“孤”写出了此地的凄清。
C.中间两联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优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有芍药,可见王昌龄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
D.尾联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
E. 诗人通过对“茅亭”“花影”“药院”等意象的描写,写出了隐者的清高、隐处的雅趣,描绘出了一幅优雅、清高不俗的隐居图。
【小题2】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06 08:0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训练

孝义祖孙

《大唐新语》

唐方庆,武德中为察非掾,太宗深器重之,引与六月同事。方庆辞曰:“臣母老,请归养。”太宗不之逼。贞观中,以为藁城令。孙袭秀,神龙初为监察御史。时武三思诬桓、敬等反,又称袭秀与敬等有谋。至是为侍御史冉祖雍所,辞理竟不屈。或报祖雍云:“适有南使至云,桓、敬已死。”袭秀闻之,泫然流。祖雍曰:“桓彦范国刑宪,今已死矣。祖雍按足下事,意未测,闻其死乃对雍流涕,何也?”袭秀曰:“桓彦范自负刑宪,然与袭秀有,闻其死,岂不伤耶?”祖雍曰:“足下下狱,闻诸弟俱纵酒而无忧色,何也?“袭秀曰:“袭秀何负于国家,但于桓彦范有旧耳。公若尽杀诸弟,不知矣;如独杀袭秀,恐明公不得高枕而卧。”祖雍色动,握其手曰:“请无虑,当活公。”乃善为之辞,得不坐。

(选自《大唐新语·公直》)

(简注)

①武德:唐高祖年号(618—626)  ②察非掾:殿中侍御史。③六月同事:指玄武门之变。武德时,秦王李世民功高权重,威逼太子李建成地位。建成与齐王一起谋害李世民,双方斗争异常激烈。在长孙无忌等人的策划下,李世民先发制人,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晨伏兵玄武门,挟持高祖,并杀了建成和齐王。史称“玄武门之变”。④贞观:唐太宗年号。⑤神龙:唐中宗年号。

(阅读指要)

唐方庆、唐袭秀为祖孙二人,前者为孝而辞官奉母,后者为义而不惜被牵连受罚,祖孙二人一孝一义,的确为当时之楷模。于“孝”“义”之外,又赫然显现着耿直不屈的凛然正气。而李世民的大度和冉祖雍的明智,也令人佩服。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至是为侍御史冉祖雍所(______) (2)袭秀闻之,泫然流(______)
(3)桓彦范国刑宪(______) (4)然与袭秀有(______)
【小题2】下列与“太宗不之逼”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小题3】与“请无虑,当活公”中的“活”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商人重利轻别离
D.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
【小题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祖雍按足下事,意未测,闻其死乃对雍流涕,何也?
(2)请无虑,当活公。
【小题5】联系文章,概括唐袭秀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