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①。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释)①刘琨,刘琨,《晋书·祖逖传》,记载过他和祖逖共被同寝、夜间闻鸡起舞的故事。②橘柚,相传“逾淮北而为枳”,由于生长之地不同而命运迥异,故《淮南子》说“橘柚有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起笔交代泊船湘江的处境,“锁”写出了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孤舟受阻的情形,烘染出沉重的气氛。
B.“江边深夜舞刘琨”一句紧承首句所含之怅惘情绪,透露出诗人因行游受阻而生出怅然之情,只能深夜起舞。
C.三四句正面写湘江秋风秋雨,以“万里”、“千家”极度夸张“芙蓉国”、“薜荔村”,绘出了雄奇壮美的图画。
D.湘江一带,正是橘柚之乡。诗人看见那累累硕果,不禁触景生情,深感自己的境遇和那远离江南生长在淮北的积相似。
E. 湘江沿岸,正是屈原足迹所到之处。诗人以屈原自比,尾联写诗人看见渔人,不想与渔人言语,自管吹着长笛回岛。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7-06 07:46: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椿字延寿,本字仲考,孝文赐改焉。性宽谨,为内给事,与兄播并侍禁闱。后为中部法曹,折讼公正,孝文嘉之。及文明太后崩,孝文五日不食。椿谏曰:“圣人之礼,毁不灭性,纵陛下欲自贤于万代,其若宗庙何!”帝感其言,乃一进粥。转授宫舆曹少卿,加给事中,出为豫州刺史,再迁梁州刺史。初,武兴王杨集始降于齐,自汉中而北,规复旧土。椿贻书集始,开以利害。集始执书对使者曰:“杨使君此书,除我心腹疾。”遂来降。后兼太仆卿。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或谋伏兵断其出入,待粮尽攻之;或云斩山木,纵火焚之。椿曰:“并非计也。贼深窜,正避死耳。今宜勒三军勿更侵掠,贼必谓见险不前,心轻我军,然后掩其不备,可一举而平。”乃缓师。贼果出掠,仍以军中驴马饵之,衔枚夜袭,斩瞻传首。入正太仆卿。后累迁为雍州刺史,进号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以本官加侍中,兼尚书右仆射,为行台,节度关西诸将。遇暴疾,频启乞解,诏许之,以萧宝夤代为刺史、行台。庄帝还宫,椿上书频请归老,诏听。椿奉辞于华林园,帝下御座,执手流泪曰:“公先帝旧臣,实为元老。但高尚其志,决意不留,既难相违,深用凄切。”椿亦歔欷,欲拜,帝亲执不听。赐以绢布,给羽林卫送。群公百僚饯于城西张方桥,行路观者莫不称叹。椿临行,诫子孙曰:“我家入魏之始,即为上客。汝等脱若万一蒙明主知遇,宜深慎言语,不可轻论人恶也。闻汝等学时俗人,乃有坐待客者,有驱驰势门者,有轻论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重之,见贫贱则慢易之,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汝等若能存礼节,不为奢淫骄慢,假不胜人,足免尤诮,足成名家。汝等能记吾言,吾百年后终无恨矣。”椿还华阴,踰年,为尔朱天光所害。时人莫不怨痛之。太昌初,赠太师、丞相、都督、冀州刺史。

(选自《北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
B.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
C.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
D.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禁闱,原意指宫廷门户,文中指宫内或朝廷。
B.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形如筷子),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C.行台,魏晋至金代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
D.归老,古代称辞官回家奉养父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椿深明大义。文明太后逝世,孝文帝五日不进食,杨椿进谏劝说皇上哀伤毁弃不能过分而失去本性,要以国家为重。孝文帝被他的话感动,才开始吃饭。
B.杨椿善谋略。面对叛军凭险据守,杨椿力排众议,故意示弱,使之轻敌;诱敌出掠,乘其不备,夜袭敌人,一举获胜。
C.杨椿急流勇退。在他功成名就的时候,频频上书要求退休养老,皇帝挽留不住,只有赐予绢布,执手流泪送他到家。
D.杨椿教子甚严。他教育后代要出言谨慎,不能轻易说别人坏话;要尊重别人,不可轻慢,不能趋炎附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暴疾,频启乞解,诏许之,以萧宝夤代为刺史、行台。
(2)椿亦歔欷,欲拜,帝亲执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