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七月己丑,帝亲总六军十馀万,次河桥。高欢引军东度。丙午,帝率南阳王宝炬、清河王亶、广阳王湛、斛斯椿以五千骑宿于瀍西杨王别舍,沙门都维那惠臻负玺持千牛刀以从。有牛百头,尽杀以军士。众知帝将出,其夜亡者过半。清河、广阳二王亦逃归。略阳公宇文泰遣都督骆超、李贤和各领数百骑赴。骆超先至。戊申,贤和会帝于崤中。己酉,高欢入洛,遣娄昭及河南尹元子思领左右侍官追帝,请回驾。高昂率劲骑及帝于陕西。帝马长骛至湖城,饥渴甚,有王思村人以麦饭壶浆献帝,帝之,复一村十年。是岁二月,荧惑入南斗,众星流,群鼠浮河向邺。梁武跣而下殿,以禳星变,及闻帝之西,惭曰:“虏亦应天乎?”帝至稠桑,潼关大都督毛洪宾迎献食。
八月,宇文泰遣大都督赵贵、梁御甲骑二千来赴,乃奉迎。帝过河谓御曰:“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谒洛阳庙,是卿等功也。”帝及左右皆流涕。宇文泰迎帝于东阳,帝劳之,将士皆呼万岁。遂入长安,以雍州公廨为宫,大赦。甲寅,高欢推司徒、清河王亶为大司马,承制总万机,居尚书省。欢追车驾至潼关。
九月己酉,欢东还洛阳。帝亲督众攻潼关,斩其行台薛长瑜,又克华州。
(选自《北史》,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杀以军士    食:吃
B.帝马长骛至湖城 鞭:用鞭子抽打
C.帝之,复一村十年 甘:感到甜美
D.荧惑入南斗,众星流    北:向北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谒洛阳庙,是卿等功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05 12:55: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人也。身长八尺,容貌魁伟,精于《三礼》,兼善《春秋》百家之说。任城王澄重其学业,为其声价。澄功衰在身,欲七月七日集文武北园马射。普惠奏记于澄,澄意纳其言,托辞自罢。历佐二藩,甚有声誉。时太后父胡国珍薨,赠太上秦公。普惠以前世后父无太上之号,诣阙上疏,陈其不可。左右畏惧,莫敢为通。太后览表,亲至国珍宅,召集五品以上博议其事。普惠以理正之,无所屈。初,普惠被召,传诏驰骅骝马来,甚迅速,伫立催去。普惠诸子忧怖涕泗。普惠谓曰:“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及议罢,旨劳还宅,亲故贺其幸甚。普惠以天下人,幅度长广,尚书计奏,复征绵麻,恐人不堪命。上疏又表乞朝直之日,时听奉见。自此之后,月一陛见。及任城王澄薨,普惠荷其恩待,朔望奔赴,至于禫除,虽寒暑风雨,无不必至。初,澄嘉赏普惠,临薨启为尚书右丞。尚书诸郎以普惠地寒,不应便居管辖,相与为约,并欲不放上省,纷纭多日乃息。魏子建为益州刺史,有赃罪,普惠被使验之,事遂得释,故子建父子甚德之。时梁西丰侯正德诈称降款朝廷颇事当迎普惠请付扬州移还萧氏不从俄而正德果逃还后除光禄大夫右丞如故。出除东豫州刺史。淮南九戍十三郡,犹因梁前弊,别郡异县之人错杂居止。普惠乃依次括比,省减郡县,上表陈状,诏许之。宰守因此,绾摄有方,奸盗不起,人以为便。普惠不营财业,好有进举,敦于故旧。冀州人侯坚固少时与其游学,早终。其子长瑜,普惠每于四时请禄,无不减赡,给其衣食。在州卒,谥曰宣恭。

(摘编自《北史·张普惠传》)

注括比:查户口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梁西丰侯正德诈称降款/朝廷颇事/当迎普惠请付扬州/移还萧氏/不从/俄而正德果逃还后/除光禄大夫/
B.时梁西丰侯正德诈称降款/朝廷颇事当迎普惠请付扬州/移还萧氏/不从/俄而正德果逃还/后除光禄大夫/
C.时梁西丰侯正德诈称降款/朝廷颇事/当迎普惠请付/扬州移还/萧氏不从/俄而正德果逃还后/除光禄大夫/
D.时梁西丰侯正德诈称降款/朝廷颇事当迎/普惠请付/扬州移还/萧氏不从/俄而正德果逃还/后除光禄大夫/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古代儒家典籍,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B.功衰,古代丧服名称,指的是斩衰、齐衰之丧在练祭之后所穿的一种丧服。
C.调,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的一种,即每户每年要缴纳定额的丝、麻等物产。
D.朔望,在传统历法中,“朔”指朔日,即每月初一,“望”指望日,即每月十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普惠坚持礼仪,据理力争。太后的父亲去世被追赠为太上秦公,张普惠认为前朝太后的父亲没有太上的称号,于是上疏反对,即使面对太后也照样按理纠正,无所屈服。
B.张普惠受到恩遇,心有感念。任城王澄非常敬重张普惠,所以任城王澄去世后,张普惠初一和十五一定去祭奠,一直到除去丧服,不管是寒冬盛暑,刮风下雨,张普惠必定赶到。
C.张普惠出身低微,被人轻视。任城王澄临终前奏请朝廷任命张普惠为尚书右丞,但尚书省的官员们认为张普惠出身低微,就联合起来抵制,最终张普惠也没有担任尚书右丞的官职。
D.张普惠做事有序,执政有方。张普惠任东豫州刺史时,管辖地区因南梁遗留的积弊,不同郡县的人杂居在一起,于是张普惠一一查验登记户籍撤销一些郡县,上奏陈述具体情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普惠被召,传诏驰骅骝马来,甚迅速,伫立催去。
(2)其子长瑜,普惠每于四时请禄,无不减赡,给其衣食。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弘景传

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获为笔,画灰中学书。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未弱冠,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所取焉。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

②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特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为乐。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且永明中求禄,得辄差舛;若不尔,岂得为今日之事。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使之然。”

③弘景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又尝造浑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以机动之,悉与天相会。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④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⑤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选自《南史·隐逸下》,有删改)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于是于句容之句曲山(___________)    (2)自恒欲之(___________)
(3)老而弥(____________) (4)以机之(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2)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小题3】第⑤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国 家 每 有 吉 凶 征 讨 大 事 无 不 前 以 咨 询 时 人 谓 为 山 中 宰 相
【小题4】根据文意,概括陶弘景隐居的原因。
【小题5】陶弘景所画的两头牛分别有什么寓意,借此他想表达何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大为岐王之所眷重。
时进士张九皋,声称籍甚。客有出入于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主邑司牒京兆试官【注】,令以九皋为解头。维方应举,具其事言于岐王,仍求庇借。岐王曰:“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子之旧诗清楚者。可录十篇;琵琶之新声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当诣此。”
维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谓曰:“子以文士,请谒贵主,何门可见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维曰:“谨奉命。”岐王则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遣维衣之;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宴。”即令张筵。诸伶旅进。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公主顾之,谓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独奏新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公主自询曰:‘此曲何名?”维起曰:“号《郁轮袍》。”公主大奇之。岐王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公主尤异之,则曰:“子有所为文乎?”维即出献怀中诗卷。公主览读,惊骇曰:“皆我素所诵习者。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岐王因曰:“若使京兆今年得此生为解头,诚为国华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应举?”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皋矣。”公主曰:“何预儿事,本为他人所托。”顾谓维曰:“子诚取解,当为子力。”维起谦谢。
公主则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
天宝末,禄山初陷西京。维及郑虔、张通等皆处贼庭。洎克复,俱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崔圆因召于私第,令画数壁。当时以圆勋贵无二,望其救解,故运思精巧,颇绝其艺。后由此事皆从宽典,至于贬黜,亦获善地。维累为给事中,禄山授以伪官,及贼平,兄缙为北都副留守,请以己官爵赎之,由是免死。
累为尚书右丞。于蓝田置别业,留心释典焉。
(选自薛用弱《集异记》,有删改)
【注】“为其致公主”句:公主,指太平公主,唐高宗的女儿。当时她声势显赫,是岐王的长辈。邑司,为公主掌管地租、财物的官员。京兆试官,京城的主考官员。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   赍:赏赐
B.诸伶旅进 旅:共同
C.诚为国华矣 华:精英
D.洎克复,俱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 洎:等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为子画    留心释典
B.令九皋为解头 子文士,请谒贵主
C.岐王出锦绣衣服 公主召试官至第
D.本他人所托   子诚取解,当子力
【小题3】翻译。
(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
【小题4】文中说“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根据文意,分条概括王维登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