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___1___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___2___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___3___止。___4___无悔!

《祭鳄文》

吏部侍郎韩昌黎公愈,自刑部侍郎贬潮阳守。先是郡西有大湫,中有鳄鱼,长者百尺,每一怒,则湫水腾溢,林岭如震。民之马牛有滨其水者,辄吸而噬之,一瞬而尽,为所害者,莫可胜计。民患之有年矣!及愈刺郡,即至之三日,问民间不便事,俱曰“郡西湫中之鳄鱼也。”愈曰:“吾闻至诚感神;昔鲁恭宰中牟,雉驯而蝗避;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鸟兽矣。”即命梃椽以牢礼陈于湫之傍,且祝曰:“汝,水族也,无为生人患,将以酒沃之。”是夕,郡西有暴风雷,声振山郭,夜分雯焉。明日,里民视其湫,水已尽。公命使穷其迹,至湫西六十里易地为湫,巨鳄也随而徙焉。自是郡民获免其患。故工部郎中皇甫撰《愈神道碑序》曰:刑部为潮阳守,云“峒獠海夷,陶然自化,鳄鱼稻蟹,不暴民物。”盖谓此也。

《宣室志·韩愈驱鳄》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久韩愈因谏阻拜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到任后,他听说当地鳄鱼为患,写了这篇祭文,并下决心治理鳄患。
②鲁恭,汉代官员,他在中牟任职时治理有方,以至当地人们爱护鸟兽,蝗虫不犯县境。
③庭橡:副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师万里哉    去:距离
B.刺史虽弱 驽:才能低下,平庸
C.其丑类南徙于海 率:大概
D.明日,里民视其湫 明日:第二天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与鳄鱼食 ②鳄鱼朝发    夕至也
③必尽杀    止 ④ 无悔
A.其 而 则 其B.以 于  乃   之
C.其 于 则 之D.以 而  乃   其
【小题3】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愈曰/吾闻至诚感神/昔鲁恭宰中牟/雉驯而蝗避/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鸟兽矣
B.愈曰吾闻/至诚感神/昔鲁恭宰中牟雉驯/而蝗避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鸟兽矣
C.愈曰/吾闻至诚感神/昔鲁恭宰中牟雉驯/而蝗避/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鸟兽矣
D.愈曰:“吾闻/至诚感神昔/鲁恭宰中牟雉驯而蝗避/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鸟兽矣
【小题4】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韩愈驱逐鳄鱼决心的一组是()
①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
②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③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
④亦安肯为鍔鱼低首下心
⑤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
⑥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
A.②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④D.④⑤⑥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韩愈被贬潮州,目睹鳄鱼肆虐,食民咬畜,民困财乏的现状,表达了自己要为老百姓驱逐鳄鱼,为民除害的决心。
B.《祭鳄文》批判的矛头直指那些拥兵割据的藩镇大帅,鱼肉百姓祸国殃民的贪官污吏,文章以小见大,发人深思,有严竣的现实意义。
C.韩愈的《祭鳄文》和《祭十二郎文》的体裁是一样的,二者同为祭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内容都是哀悼和祷祝。
D.《宣室志》是一部唐代传奇小说集,关于“韩愈驱鳄”的记载较为详细,但因为是民间传说,所以文章难免有夸大失真甚至荒诞无稽之处。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2)民之马牛有滨其水者,辄吸而噬之,一瞬而尽,为所害者,莫可胜计,民患之有年矣!
(3)即命庭掾以牢礼陈于湫之傍,且柷曰:“汝,水族也,无为生人患。”既而以酒沃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4-28 07:10: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江州满塘驿①

(唐)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②树花应满,复见吴州③草新绿。

吴州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吾肠。

(注)①满塘驿:江州的一个小驿站,是宋之问被贬钦州过江州时停驻的地方。②巩,即巩县,在洛水西岸,是洛阳的东大门,世称“东都锁钥”。③江州古属吴地,故诗中称江州为吴州。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巳节为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按古风要去水边祓除修禊,驱除鬼魅。寒食节为清明节前一日,在这一天需禁烟火,只吃冷食。
B.首联中,“去年”“今年”,对比鲜明。一年之隔,诗人处境大不相同,诗中虽只字未提遭贬之事,但通过“洛桥边”与“庐山曲”的对照,失意之态清晰可见。
C.颔联中,作者极力描绘盎然春意。京洛之地此时已然满树繁花,作者不禁触景生情,心生怜爱。吴州也是春草吐绿,“新”字写足了春回大地的那份清新与生机。
D.颈联先重复“吴州春草”以承上启下,吴州此时兰花和杜若正吐露芬芳,春光无限,作者身在吴州,却“感悟思归”,“怀故乡”,直抒胸臆,感情深沉痛楚。
【小题2】这首诗的尾联跟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及郦道元《三峡》结尾一段,都写到猿声,但所起的作用不同,请分别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忆昔
唐•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①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正在长安应试的韦庄目击这座古都的衰颓,抚今伤昔,写下这首七律。 ②无忌,战国时代魏国公子信陵君;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女。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全诗紧扣“忆昔”二字,首联以“昔年”领起,前六句回忆长安昔日繁华,尾联转向“今日”,抚今追昔,感慨遥深。
B.首联采用“五陵”之典故和“子夜”双关手法,展现了达官权贵声色犬马、笙歌达旦的奢靡生活,这也是唐王朝走向衰亡的表征。
C.颔联“长似昼”“不知秋”二语讽刺统治阶层沉迷酒色以致昼夜不分、春秋不辨,直抒胸臆,辞旨显达。
D.颈联中的西园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所在的邺都名园,曹丕、曹植兄弟有清夜游西园之举,故名“西园公子”。而“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的名号,这里显然是张冠李戴。
E. 莫愁是古代洛阳女子,李商隐《马嵬》中就有“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这里取“不知愁”之意,暗含浮华歌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哀痛。
【小题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