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①岁二首

僖宗广明元年

曹松

其一

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④传闻:一作“波间”。
【小题1】下面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A.“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之乐,凸显乐观精神。
B.第一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C.“凭君”一句针对镇海节度使高骈镇压黄巢起义军受封一事,极写心中的痛恨之情。
D.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只用意三分,委婉曲折;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E.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事”反讽战事的频繁。
【小题2】其一和其二两首诗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其一)的最后一句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07 05:05: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 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与何奴争此城。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忌念,以及对丈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宁静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戎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之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为了寄托思念,书法离情别恨,女主人公为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笑独眠”用拟人手法,写楼上花枝也含笑而眠。
E.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小题2】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省试①湘灵②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③,常闻帝子④灵。
冯夷⑤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⑥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通称省试。②湘灵:湘灵:传说中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舜死后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湘水女神。③云和瑟:云和,古山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④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认为帝子是尧女,即舜妻。⑤冯(ping)夷:传说中的河神。⑥苍梧: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境内,又称九嶷,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此代指舜帝之灵。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照应诗题,点出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她轻抚云和瑟,弹奏起哀伤的乐曲。
B.第三句诗人想象动人的瑟声引来水神冯夷,他理解湘水女神的哀怨,伴着音乐 起舞。
C.第四句诗人想象那些被贬谪经过湘水的“楚客”,听不懂哀怨的乐曲,禁不住悲从中来。
D.五至八句从侧面渲染瑟声的感染力,它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白芷为之吐露芬芳。
E. 九、十两句诗人想象瑟声顺着流水,化成悲风吹过洞庭,使无形的乐声得到有形的表现。
【小题2】本诗结尾两句历来被赞为“神来之笔”,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两句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