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西 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 施 滩
唐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注:①宰嚭,吴国太宰伯嚭。据《史记》载,越王勾践战败后,用珍宝美女贿赂伯嚭,伯嚭说服吴王准许越国求和。
【小题1】两首诗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立意相似,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别对这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59: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杂说

 罗隐

珪璧之与瓦砾,其为等差,不俟言而知之矣。然珪壁者,虽丝粟玷纇,人必见之,以其为有用之累也;为瓦砾者,虽阜积甃盈,人不疵其质者,知其不能伤无用之性也。是以有用者丝粟之过,得以为迹;无用者具体之恶,不以为非。亦犹镜之与水,水之于物也。

泓然而可以照,镜之于物,亦照也。二者以无情于外,故委照者不疑其丑好焉,不知水之性也柔而婉,镜之性也刚而健。柔而婉者有时而动,故委照者或摇荡可移;刚而健者非缺裂不能易其明,故委照者亦得保其质。

(注释)①珪璧:一种玉器。  ②丝粟玷纇:丝粟,细小。 玷纇:瑕疵,缺点。  ③阜积甃盈:阜,山。 甍,井。  ④具体:全体。

【小题1】第一段以“珪壁”比喻___________,以“瓦砾”比喻_________。
【小题2】对“为瓦砾者,虽阜积甃盈,人不疵其质者,知其不能伤无用之性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瓦砾,即使堆积如山,人们不会非议它的本质,是因为知道这不能妨碍它无用的本性。
B.那些瓦砾,虽然堆积如山,人们不会嗤笑它的本质,就在于知道这不能改变它无用的事物。
C.那些瓦砾,虽说堆积如山,人们不会指出它的本质瑕疵,是因为知道这不能损害它无用的本性。
D.那些瓦砾,纵然堆积如山,人们不会嘲讽它的本质缺点,就在于知道这不能伤害它无用的事物。
【小题3】分析第二段中镜与水的异同。
【小题4】概括两段文字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