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小题1】诗的第一、二句是怎样写景的?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2:17: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仁基,宇德本,河东人也。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后改投武贲郎将,从将军李景讨叛蛮向思多于黔安,以功进银青光禄大夫。击破吐谷浑,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斩获寇掠靺鞨,拜左光禄大夫。从征高丽,进位光禄大夫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谐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通东都。世充却还,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教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仁基为世充所虏。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后辅越王侗。事临发,将军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节选自《北史・卷三十八》)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B.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C.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D.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禄大夫,汉武帝时置,掌顾问应对,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唐、宋以后用作散官文阶之号
B.御史,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C.僭尊号,即继承皇帝封号,文中指的是王世充即位为皇帝。
D.丞,秦汉以后用作官名,一般是各级长官的副职,如大理寺丞、府丞、县丞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仁基年青时就骁勇骑马射箭,在平定南陈的时候,冲锋在前,初立功绩。后来成了汉王杨谅的亲信,杨谅谋反,他苦威武,擅长劝不听,反被囚禁
B.李密造反,皇帝命裴仁基讨伐,后因人陷害,他投降李密,得到李密的重用。
C.王世充因为东都洛阳粮食不足,寻求与李密决战,裴仁基献疲敌之计,李密因害怕不出,裴仁基积极请战,最后兵败被俘,又投降了王世充。
D.裴仁基一生骁勇善战,有谋略,但一直遇主不明,自己也对人不忠,反反复复,最后事败被杀,令人叹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
(2)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兵部尚书代国公赠少保郭公行状
张说
公名震,字元振,阳曲人也。公少倜傥,廓落有大志。十六入太学,家仆至,寄钱四百千以为学粮,忽有一人,缞服叩门云:“五世未葬,棺柩各在一方,今欲齐举大事,苦乏资用。闻君家信至,颇能相济否?”不问姓名,以车载去,一无所留,深为人诮。公怡然曰:“济彼大事,亦何诮焉?”
十八擢进士第,授通泉尉。尝铸钱,掠夷人财,以济四方。则天闻其名,驿征引见,语至夜,甚奇之。令录旧文,上《古剑歌》,则天览而佳之,令写数十本,遍赐学士李峤、阎朝隐等。
景龙年,授安西大都护。时乌质勒恃众倨傲,不屈朝廷,纵兵远掠。公率麾下数十骑,径入部落。乌质勒出迎,望见公威容端毅,风鬣若神,不觉屈膝下拜。公宣国威命,抗声与语,自朝至暮,雪深尺馀,竟不移足。质勒久拜伏。语毕归帐,相去二十馀里,质勒久跪雪中,仓卒疾发,是夜暴卒。诸蕃闻之,遣使归降者十馀国。
会太平公主潜结凶党,谋废皇帝,诸相皆阿谀顺旨,惟公廷争不受诏。及举兵诛窦怀贞等,睿宗步出肃章门观变,诸相皆窜,公独登奉天门楼躬侍。睿宗闻东宫兵至,将欲投于楼下,公亲扶圣躬,敦劝乃止。及上即位,宿中书十四日,独知政事。
寻兼行军大元帅,是岁,大征兵众,阅武骊山,令公节度。公虑有大变,因略行礼。上怒曰:“元振有保护之功,宜舍军法流新州。”旋改饶州司马。未至,卒于道,时年五十八。
公少负气纵横,遣意磊落,言行忠正,居取俭约。公务之暇,手不释卷。前后上事切谏得失十数道,俱焚其藁草,不以语人,故莫之知也。睿宗尝曰:“元振正直齐於宋璟,政理逾於姚崇,其英谋盖于魏宏亮矣。”事父母以孝闻,有集二十二卷。文章有逸气,为世所重。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家信至   信:书信。
B.则天览而佳之 佳:称赞。
C.抗声与语     抗:高。
D.独知政事     知:主管。
【小题2】下列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西汉最早在京师设立太学。
B.进士:是殿试及第者之称,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称为进士。
C.安西大都护:是唐朝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长官的名称。管辖天山南北至葱岭以西地区。
D.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中书省下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怡然曰:“济彼大事,亦何诮焉?”
(2)元振正直齐於宋璟,政理逾於姚崇,其英谋盖于魏宏亮矣。
【小题4】郭震的治理边疆的才能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李密,字令伯,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醮:古时称妇女出嫁。②谯周:人名。③安乐公:刘禅。⑤明明:这里指圣明的皇帝。
【小题1】下列句子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周门人之游夏 方:比拟,比方
B.诏为太子洗马 征:征召
C.后刘终,服   阕:终,完毕
D.可次齐 次:驻扎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表现李密敦厚孝顺的一组是(  )
①奉事以孝谨闻 ②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③有暇则讲学忘疲   ④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⑤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⑥自以失分怀怨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②④D.①②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幼年丧父,母亲何氏改嫁。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对祖母非常孝顺,精心照料,有时劳累过度以致生病。
B.侍奉祖母之暇,李密不忘学习,曾拜谯周为师。在蜀国担任郎官时曾多次出使吴国,能言善辩,受到吴人称赞。
C.李密为祖母丧期满后,应征太子洗马,兑现了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D.李密认为自己没有得到重用,颇有怨言。奉诏写诗,却在诗中流露怨气,引起了皇帝的不满,致使自己被罢免官职。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叶限
〔唐〕段成式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注:①洞:今广东、广西两省区古时的少数民族部落。②赪鳍:红色的鱼鳍。③郁栖:粪土。④上妇:贵妇,贵妃。⑤以金为际:用金子做埋藏珠子的四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之  食:给……吃,喂养
B. 洞人遂其履于陀汗国    货:货物
C. 陀汗王其洞人以非道得之 意:猜测
D. 所须祈之,当随尔也    第:只要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易其衣 弊:破旧
B. 女觉反   遽:急忙
C. 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具事:陈述事实
D. 至征卒叛时,将以赡军 发:发放
【小题3】选出与”因诈女曰”中”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B因利乘便  
C君因我而降,与君为兄弟   D因人之力而敝之
【小题4】选出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中”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D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小题5】选出与“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B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皆以美于徐公
【小题6】选出与“一夕,为海潮所沦”中”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小题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①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②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
B. ①膳其肉,味倍常鱼②常令樵险汲深
C. ①其轻如毛,履石无声②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D. ①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②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小题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 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 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 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小题9】将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3)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