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元曲和唐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

刘 致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

梦里思梁苑,花时别渭城。长亭,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四声。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①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元散曲名,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后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带过”。②梁苑:亦称兔园,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囿,为梁孝王接待宾客之地。
【小题1】两首诗歌中送别友人时分别是什么季节?请结合两首诗歌的意象进行分析。
【小题2】两首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所选取的景物和写法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1-08-30 09:3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红线传

袁郊

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调颇悲,其击者必有事也。”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亡,不敢乞假。”嵩遽遣放归。

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以釜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复遣嵩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男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女,三镇互为姻娅。田承嗣患热毒风,遇夏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恤养之。常令三百人夜州宅。卜选良日,将迁潞州。

嵩闻之,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曰:“主不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嵩曰:“我承祖父遗业,一旦失其疆土,即数百年勋业尽矣。”红线曰:“易尔,不足劳主忧。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嵩大惊曰:“不知汝是异人,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红线曰:“某之行,无不济者。”再拜,倏忽不见。

嵩常时饮酒,不过数合,是夕举觞十余不醉。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红线回矣。嵩曰:“事谐否?”曰:“不敢辱命。”又问曰:“无伤杀否?”曰:“不至是。但取床头金合为信耳。某子夜前三刻,即到魏郡,凡历数门,遂及寝所。见田亲家翁正于帐内,鼓趺酣眠,枕头露一七星剑。剑前一金合。遂持之以归。既出魏城西门,见晨飙动野,斜月在林。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感知酬德,聊于心期。所以夜漏三时,往返七百里,入危邦,经五六城,冀减主忧,敢言其苦?”

嵩乃发使遗承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自元帅头边获一金合,不敢留驻,谨却封纳。”专使星驰,夜半方到。见搜捕金合,一军忧疑。使者以马挝扣门,承嗣遽出,以金合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明日遣使赉缯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以献于嵩曰:“某之首领,系在恩私。便宜知过自新,不复更贻伊。专膺指使,敢议姻亲?所置纪纲仆号为外宅男者,本防它盗,亦非异图。今并脱其甲裳,放归田亩矣。”    

(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三百人夜州宅    直:同“值”,值守
B.主不寝食  遑:闲暇
C.聊于心期  副:符合
D.不复更贻伊戚:亲戚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军中的宴会上,红线告诉薛嵩她从羯鼓声中听出了打鼓者内心的悲伤。经询问,事实果然不出红线所料。
B.为了维护地方的稳定与安宁,朝廷采用了让节度使结为儿女亲家的方式来调解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C.田承嗣本无异心,红线盗盒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为打消薛嵩的疑虑以防不测,他送礼赔罪并解散了“外宅男”。
D.薛嵩的“日夜忧闷,计无所出”与红线的胸有成竹、不辱使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红线形象的性格特点。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
(2)不知汝是异人,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
(3)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小题4】红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臣孝廉   察:考察。
D.形影相   吊:安慰。
【小题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未尝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远   ③不名节    ④愿陛下悯愚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小题3】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