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②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③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④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⑤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小题1】柳宗元,字子厚,世称 ,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唐代“ ”的领袖,对推动唐代散文革新起了重要作用。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
(2)甚者其肤以验其生枯( )
(3)官命促尔耕,尔植( )
(4)字幼孩,遂而鸡豚( )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2)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小题4】选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者的一项( )
A.瘘,隆然伏行
B.甚善,名我固当
C.且硕茂,早以蕃
D.驼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小题5】以第③段为例,简要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7-06 05:28: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岩①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②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③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使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④。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徐。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释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饶?”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注)①嵁(kān)岩:峭壁。②天作地生:天地间自然形成。③度:勘测规划。④蠲之浏如:蠲(juān),除却污秽;浏如,水清貌。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必山石,沟涧壑  辇:用车载
B.有石焉,翳于草    奥:深
C.使命芟其芜,其涂  行:行走
D.延野绿,远混天碧  迩:近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疲极人力,可以有为也 作栋宇,以为观游
B.有泉焉,伏土涂     咸会谯门之内
C.韦公来,既逾月,理甚无事   蛇虺之所蟠,狸鼠所游
D.已乃延客入观,继宴娱 公之居高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
【小题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先述于“郊邑”造胜景的不易,讥刺前任使君劳民伤财,穷奢极欲,为后面的描述与议论定下了基调。先放后收,构成悬念。
B.中间两段,一写新堂修筑前的荒芜颓败,一写新堂筑成后的美妙天然,先自然后人文,先荒芜后治理,对比中突出了新堂之美与修筑新堂之功。
C.“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的“大”是指文中所说的“因俗而成化”“除残而佑仁”“废贪而立廉”“家抚而户饶”等仁政举措。
D.作者并未止于单纯的描写厅堂之新与山水之美,而是在记堂写景之中抒写了自己的政治见解,是“文以明道”的典范作品。
【小题4】把文段里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②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
③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愚溪诗序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①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①龂龂(yín): 争辩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灌水之有溪焉    阳:山南水北
B.无以利世,而类于予 适:恰好
C.溪虽莫利于世,而善万类    鉴:照影
D.则茫然而不 违:离开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B.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C.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D.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记愚溪八景时,善于摄景,巧于布局,八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B.作者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风景,而是托物起兴,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寓意深远。
C.作者在茫茫的大自然之中自得其乐,返璞归真,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情暂得消解,隐含着与世无争的出世思想。
D.文章以愚为线索,把自己的愚和溪水的愚融为一体。借愚溪而写自己,表达理想不能实现的孤愤郁结。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2)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同类题5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⑴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⑵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⑶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⑷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⑸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名我当____________     (2)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驼种树     非有能硕茂之也了。
B.偻,隆然伏行 甚者其肤以验其生枯
C.视而暮抚   而木之性以离矣
D.非有能早而之也 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
【小题3】把第(4)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小题4】柳宗元在散文创作中主张“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 联系第(3)、(4)段,分析本文是如何由种树联系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