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深其为人     先帝不以臣卑
B.有上书请佞臣者 则有国怀乡,忧谗畏讥
C.流水清浊,在其也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D.朕欲使大行于天下 欲大义于天下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岂可堪教令   行拂乱其所
B.朕所任,皆以为贤 名者谁?太守自谓也
C.是犹源浊望水清 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D.不欲诈道训俗 能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那个上书的人想出的办法倒是真的可能辨别出谁是佞臣,可见他本人一定不是佞臣。
B.太宗认为上书者的办法很好,但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是因为这种办法弊大于利,会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教化百姓。
C.魏武帝曹操是一代枭雄,同时也是一个奸狡巨滑的人,太宗一向看不起他,所以不愿意向他学习。
D.由上段文字可以看出,太宗虽为一代明君,但也并不都是时时从善如流,善纳谏言,这是由封建帝王的本质决定的。
【小题4】翻译句子
(1)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6 04:0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嘘欷。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神武崩,哭泣呕血。及壮,将婚,貌有戚容。文襄谓曰:“我为尔娶郑述祖女,何嫌而不乐?”对曰:“自痛孤遗,方从婚冠,弥用感切。”言未卒,呜咽不自胜,文襄为之悯然。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文宣受禅,进爵为王。睿身长七尺,容仪甚伟,闲习吏事,有知人之鉴。天保二年,出为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时年十七,称为良牧。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成谓一时之要。睿对之叹曰:“三军皆饮温水,吾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竞不一尝,兵人感悦。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至今号曰赵郡王泉。睿后因侍宴,帝从容谓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有如此长史不?”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鄹,拜尚书令。河清三年,用师及突厥至并州。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睿叩马谏,乃止。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乃还。于是以睿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监五礼。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武成崩,睿与冯翊王润等奏后主云:“和士开不宜仍居内。”并入奏太后,因出士开为衮州刺史。太后欲留过百日,睿正色不许。旦欲入朝,妻子成谏止之。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睿执之弥固。出至永巷,被执送华林园,于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杖杀之,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高睿传》)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B.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C.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D.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小题2】(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B.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
C.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禅让制也用于后来的王朝更替。
D.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严格,不可世袭。
【小题3】(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睿自幼教人抚养,为人十分孝顺。读《孝经》思念父亲泪流满面,母亲病逝数次哭晕,为神武帝守孝期间长斋念佛,以致骨瘦如柴。
B.高睿好学勤政,深得帝王信任。北齐建立后.他历经文宣、孝昭、武成等皇帝,多次担任要职,官至太尉、尚书令。
C.高睿奉旨监修长城,与士民同甘苦。时值盛夏酷暑,有人送来冰块,高睿不忍独自享用,直到冰块融化也没尝一口。
D.高睿敢于犯言直谏,毫不退让。武成帝去世后,他坚持将太后身边的和士开调任外职,面对太后求情和妻子的劝阻,他不为所动。
【小题4】(小题4)(小题4)把文中嘲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
(2)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謇之,字公正,仪容甚伟,风神爽亮,进止可观。为童儿时,周齐王遇之于途,异而与语,大奇之,因奏为国子生。以明经擢第,拜宗师中士,转守庙下士。武帝尝有事太庙,謇之读祝文,音韵清雅,观者属目。帝善之,擢为宣纳上士,寻迁内史舍人,历兵部、司勋二曹侍郎。朝廷以謇之有雅望,善谈谑,又饮酒至一石不乱,由是,每梁、陈使至,辄令接对。出入十余年,每参掌敷奏。会吐谷浑来降,朝廷以宗女光化公主妻之,以謇之兼散骑常侍,送公主于西域。及突厥启人可汗求和亲,复令謇之送义成公主于突厥。前后使二国,得赠马二千余匹,杂物称是,皆散之宗族,家无余财。出为肃、息二州刺史,俱有惠政。炀帝践祚,复拜光禄少卿。时元德太子初,朝野注望,以齐王当立。帝方重王府之选,拜为齐王长史。帝法服临轩,命齐王立于西朝堂,遣吏部尚书牛弘、内史令杨约、左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从殿廷引謇之诣齐王所,西面立。弘宣敕谓齐王曰:“我出蕃之初,时年十二。先帝立我于西朝堂,乃令高颎、虞庆则、元旻等从内送王子相于我。诫我曰:‘以汝未更世事今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无得昵近小人疏远子相若从我言者,有益于社稷,成立汝名行;如不用此言,唯国及身,败无日矣。’吾受敕,不敢失坠。微子相之力,吾几无今日矣。若与謇之从事,一如子相也。”又敕謇之曰:“今以卿作辅于齐,副朕所望。若齐王德业修备,富贵自当钟卿一门。若有不善,罪亦相及。”时齐王擅宠,乔令则之徒,深见昵狎,謇之虽知其非,不能匡正。及王得罪,謇之竟坐除名。及帝幸辽东,召检校燕郡事。卒于洭口。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汝未更世事/今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无得昵近小人/疏远子相/
B.以汝未更世事/今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无得昵近小人/疏远子相/
C.以汝未更世事/今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无得昵近小人/疏远子相/
D.以汝未更世事/今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无得昵/近小人疏远子相/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第指科举考试及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称为“第”,“擢”有提拔,提升之意。
B.祝文作为古代拜祭神灵或祖先的文辞,内容以祭拜神灵、告慰先祖、祈求庇佑为主。
C.中国古代对人的死亡在说法上有尊卑之分,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
D.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神灵,也指国家,其中“社”为谷神,“稷”为土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謇之举止大方,展现不凡气度。他仪态容貌魁伟,风度神采清爽明亮,担任守庙下士时,奉命朗读祝文,获得听众的赞赏。
B.柳謇之善于言辞,颇有外交才能。他有声望,口才好,加上酒量不错,所以每次梁、陈使者到来,朝廷就让他负责接待事宜。
C.柳謇之不慕富贵,愿意分享财物。他担任肃、息两州刺史时,送公主出嫁得到的马匹等物品都分给族人,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
D.柳謇之深得重用,受命辅佐齐王。隋炀帝挑选柳謇之辅佐齐王的品德和学业,举行隆重的宣旨仪式,并叮嘱柳謇之要担起重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童儿时,周齐王遇之于途,异而与语,大奇之,因奏为国子生。
(2)时齐王擅宠,乔令则之徒,深见昵狎,謇之虽知其非,不能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