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唐·赵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①,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桃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②。

今夜秦城③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①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②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③秦城:长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乡风物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在故乡山中听到的钟声,还有那满眼的青翠欲滴的山色。
E.尾联回到观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
【小题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9-06 11:1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䜣,字元盛。父崇,冯跋吏部尚书。崇曰:“此子之生,相者言贵,吾每观,或未可知。”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太武幸中书学,见而异之,指谓从者曰:“此小子终效用于朕之子孙。” 因识眄之。帝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贵戚,帝曰:“李䜣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 勿许他贵也!”遂劝成婚。文成即位,䜣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出为相州刺史。为政清简,百姓称之。䜣上疏求于州郡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衣冠之胄,就而受业。书奏,献文从之。以䜣政为诸州之最,加赐衣服。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受纳人财物,商胡珍宝。兵人告言。
尚书李敷与䜣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奏闻,敷不许。献文闻罪状,槛车征䜣,拷劾抵罪。敷兄弟将见疏斥,有司讽以中旨嫌敷兄弟之意,令䜣告列敷等隐罪,可得自全。䜣深所不欲,且弗之知也,乃谓其女婿裴攸曰:“吾与李敷,族世虽远,情如一家。在事既有此劝,昨来引簪自刺,以带自绞,而不能致绝。且亦不知其事。”攸曰:“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䜣从其言。又赵郡范檦具列敷兄弟事状, 有司以闻, 敷坐得罪。诏列䜣贪冒应死,以纠李敷兄弟,故免。百鞭髡刑,配为厮役。未几而 复为太仓尚书,摄南部事。用范檦陈策计,令千里之外,户别转运,诣仓输之。使所在委滞,停延岁月。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道路群议曰:“畜聚敛之人, 未若 盗臣。”䜣弟左军将军璞谓曰:“范檦善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辞,未闻德义之言, 不早绝之, 后悔无及。”䜣不从,弥信之,腹心事皆以告檦。献文崩,䜣迁司空,范檦知文明太后之忿䜣, 又知内外疾之,太和元年,希旨告䜣外叛。文明太后征䜣至京师, 言其叛状。䜣曰:“无之。” 引檦证䜣。䜣慨然曰:“吾不用璞言,自贻伊戚,万悔于心, 何嗟及矣!”遂见诛。
(选自《北史•李䜣传》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B.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C.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D.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是指臣子向帝王进言的文书,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帝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表”、“疏”等。
B.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或西域各民族的泛称,一般称呼与胡人相关的物品常冠以“胡”字,如胡床、胡服。
C.髡是我国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人施加的惩罚。
D.摄在文中是“统管”之意,它还有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假”、“转”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䜣生有贵相,与众不同。太武帝亲临中书学时,见到李䜣,认为他不同寻常,将来能为自己的子孙效劳。
B.李䜣善于理政,重视教育。他在相州任刺史时,因为政清廉,深得百姓称颂;曾上书请求在各州郡设立学校,被献文帝采纳。
C.李䜣为保自全,出卖朋友。他在囚禁期间,听从女婿劝告,捏造李敷犯罪事实,揭发检举,因此得以免去死刑。
D.李䜣一意孤行,终遭陷害。他没有听从弟弟李璞的劝诫,依然信任范檦,最终因范檦告发而被诛杀。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李䜣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勿许他贵也!
(2)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