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即 事
杜甫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①这诗是杜甫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
②“皛皛”,又作“皎皎”。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长”字,提领全诗,既写巫峡之长,也写暮春之长。
B.第二句写皎洁的云悠悠飘浮,因为日光的照耀更显壮丽。“云浮日光”为写雨的到来铺垫。
C.第三句描绘雷雨千峰的壮丽场景,第四句写出了雨后花残的凄凉图景。
D.五、六句写过水翻回的黄莺与冒雨衔泥的燕子,以黄莺的狼狈、娇弱,衬托燕子不惧风雨的豪壮。
E. 诗人充分调动感官写景,既有“云浮日光”“黄莺过水”“燕子衔泥”的视觉形象,又有“雷声忽送千峰雨”的听觉形象和“花气浑如百合香”的嗅觉形象。
【小题2】杜甫曾在《去蜀》一诗中写道:“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即事》写于离蜀途中,请结合尾联内容,理解全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05 05:23: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释】(1)郑虔,即郑广文,十八是郑的排行。安禄山之乱,虔陷叛军中,禄山授虔水部郎中,虔称病,并暗中与唐政府通消息。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陷叛军中官六等定罪,虔在三等,故贬台州。他是杜甫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第一句中用到《庄子》中有关典故委婉讽喻郑十八是像樗栎那样无用的散木一般无用之人。
B.首联不仅刻画了郑虔的外貌形象,又通过其形象特点表现了郑虔的为人品质。
C.颔联“万里”二字极写郑虔被贬之远,“垂死”呼应首句“鬓成丝”写出郑虔已至暮年。
D.尾联“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郑虔的一片真情厚意。
E. 本诗结构上层层递进,前后照应,衔接紧凑。如颈联“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紧承“严谴”而来,而尾联“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紧承颔联的“垂死”而来。
【小题2】前人评此诗“一片血泪,更不辨是诗是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