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小题1】下列对《泊岳阳楼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作者初到岳阳时的感官印象,即水泽好汉,山城高耸。
B.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C.杜甫十分重视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D.“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秋水》中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E. 本诗城砖顿挫,有跌宕之致。首联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界凄冷,是承中见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鲲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化之妙。
【小题2】《泊岳阳楼下》与《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09 08:27: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篠”即“筱”;“裛”即“浥”
【小题1】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有何特色?
【小题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①
杜 甫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烟尘绕阊阖②,白首壮心违。
(注)①此诗为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军阀混战,外族入侵。②阊阖:阊阖门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后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宫殿、朝廷等。
【小题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3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位诗人的自况?()
A.孟郊、李白
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游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小题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翻,意境悲凉,抒发了诗人的愁苦之情。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动词“翻”和“洒”字,就都是炼字的成功典范。
C.“鲲鹏”“图南”是用典,都出自《庄子·秋水》。诗人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不可预料。
D.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意境起伏,富于节奏,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小题2】本诗与《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府(节选)
杜甫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注)①乾元二年(759年),肃宗初立,局势未稳。诗人举家从同谷出发,艰苦跋涉,终于在年底到达成都。本诗作于诗人初到成都之时。②曾城:即重城。成都有大城、少城,故云。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二句写成都城市风貌、物候特征,表现了城市的富庶繁华与气候温和。
B.三四句从听觉角度写城市的声色之娱,喧嚣嘈杂令诗人心生不悦,无所适从。
C.“鸟雀夜各归”用拟人手法描写诗人眼前所见,间接表现自己内心感受,情景交融。
D.结句诗人联想到自古羁旅之人,将自己置于时间洪流之中,扩宽了诗歌的意境。
E. 全诗时空交错,既写城郭、星空等空间景物,也使人觉察到黄昏至月升的时光流逝。
【小题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杜甫(712-770)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