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夔察侃为孝廉,至洛阳,数诣张华。华初以远人,不甚接遇。侃每往,神无忤色。华后与语,异之。除郎中。伏波将军孙秀以亡国支庶,府望不显,中华人士耻为掾属,以侃寒宦,召为舍人。时豫章国郎中令杨晫,侃州里也,为乡论所归。侃诣之,晫曰:“《易经》称‘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是也。”与同乘见中书郎顾荣,荣甚奇之。吏部郎温雅谓晫曰:“奈何与小人共载?”晫曰:“此人非凡器也。”尚书乐广欲会荆扬士人,武库令黄庆进侃于广。人或非之,庆曰:“此子终当远到,复何疑也!”。庆后为吏部令史,举侃补武冈令。与太守吕岳有嫌,弃官归,为郡小中正。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之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侃备威仪,迎母官舍,乡里荣之。敏遣其弟恢来寇武昌,侃出兵御之。随郡内史扈瑰间侃于弘曰:“侃与敏有乡里之旧,居大郡,统强兵,脱有异志,则荆州无东门矣。”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岂有是乎!”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又加侃为督护,使与诸军并力距恢。侃乃以运船为战舰,或言不可,侃曰:“用官物讨官贼,但须列上有本末耳。”于是击恢,所向必破。侃戎政齐肃,凡有虏获,皆分士卒,身无私焉。后以母忧去职。尝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时人异之。
(节选自《晋书•陶侃列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荣甚奇之     奇:感到稀奇
B.与太守吕岳有嫌 嫌:不合,有矛盾
C.使与诸军并力距恢    距:拒,抵御
D.后以母忧去职 忧:忧虑,心情不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办法和名额相同。
B.除,授予官职。“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指南录后序》)、“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中的“除”与文本中“除”的意思相同。
C.《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D.鹰扬将军,武官名,两晋南北朝多设此官,晋有郭洽、司马泰、桓石秀、王舒,西秦有徐成、王腾、吕光等均曾任此职。魏、晋、南朝宋及后魏时此官皆居五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侃有执着坚定的精神。他多次拜见张华,让张华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以至张华后来授予他郎中职位。
B.豫章国郎中令杨晫赏识人才。他认为陶侃是一个固守正道、能圆满地办好事情的人,他曾与陶侃一块坐车去拜见中书郎顾荣。
C.武库令黄庆很知人善任。黄庆认为陶侃终究要才能大成,在自己当了吏部令史后,举荐陶侃做了武冈县令,后来还将陶侃推荐给乐广。
D.刘弘不听信谗言。随郡内史扈瑰在刘弘跟前挑拨离间,刘弘回答说:“陶侃的忠诚和才能,我了解得已经很久了,哪里会有这种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
(2)侃戎政齐肃,凡有虏获,皆分士卒,身无私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9-25 10:47: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熹字季和,上党铜靼人也。熹少有高行,博学研精,与北海管宁以贤良征,不行。累辟三府,不就。宣帝复辟熹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时熹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

景帝辅政,命熹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熹到,引见,谓熹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夸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曰: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转司马,寻拜右长史,迁御史中丞。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荐乐安孙璞,亦以道德显,时人称为知人。寻迁大司马,以公事免。

司马侑为宁北将军,镇邺,以熹为军司。顷之,除凉州刺史,加扬威将军、假节,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羌虏犯塞,熹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时人比之汉朝冯、甘焉。拜冀州刺史,累迁司隶校尉。及魏帝告于晋,熹以本官司徒事。泰始初,封祁侯。

皇太子立,以熹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废阙,官司不具,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置,二傅并摄众事。熹在位累年,训道尽规。以年老逊位。初,熹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熹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后虏果大纵选,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熹自历仕,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尝私以王官。及卒,追赠太保,谥日成。

(节选自《晋书•李熹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B.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C.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D.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科目,由地方长官自下而上地推荐人才给上级或中央,由其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B.“禅”,帝王的祭地礼,也指以帝位让人。相传尧帝是首推禅事之人。在文中指魏帝让位于晋。
C.“行”,唐宋官制中,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文中指李熹暂时代理司徒的职务。
D.“太子太傅”,古代“二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后来逐渐成为虚衔。结合文意可知,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熹少有品行,以名节自持。几次被三府征召任职,他都不就任。后来又以母亲病重为由拒绝出仕,世人都称赞他的志气节操。
B.李熹居官正直,荐人唯贤。他被景帝授官后,不畏权贵,朝臣都为他所震慑。他举荐有德行的孙璞,也为世人所称赞。
C.李熹治车有方,颇有政绩。他在凉州安定华夏,抵御蛮夷,力克羌虏,展现了他的车事才能。
D.李熹清廉节俭,不以权谋私。他任职期间,家无积蓄,甚至亲友共分衣食,俭朴至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熹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
(2)凉州虏寇边,意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回,丹杨人也。祖基,吴交州刺史。父抗,太子中庶子。回辟司空府中军、主簿,并不就。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苏峻之役,回与孔坦言于导,请早出兵守江口,语在坦传。峻将至,回复谓亮曰:“峻知石头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杨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亮不从。峻果由小丹杨经秣陵,迷失道,逢郡人,执以为乡导。时峻夜行,甚无部分。亮闻之,深悔不从回等之言。寻王师败绩,回还本县,收合义军,得千馀人,并为步军。与陶侃、温峤等并力攻峻,又别破韩晃,以功封康乐伯。
时大贼新平,纲维弛废,司徒王导以回有器干,擢补北军中候,俄转中护军。久之,迁征虏将军、吴兴太守。时人饥谷贵,三吴尤甚。诏欲听相鬻卖,以拯一时之急。回上疏曰:“当今天下不普荒俭,唯独东土谷价偏贵,便相鬻卖,声必远流,北贼闻之,将窥疆场。如愚臣意,不如开仓廪以振之。”乃不待报,辄便开仓,及割府郡军资数万斛米以救乏绝,由是一境获全。既而下诏,并敕会稽、吴郡依回振恤,二郡赖之。在郡四年,征拜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如故。
回性雅正,不惮强御。丹杨尹桓景佞事王导,甚为导所昵。回常慷慨谓景非正人,不宜亲狎。会荧惑守南斗经旬,导语回曰:“南斗,扬州分,而荧惑守之,吾当逊位以厌此谪。”回答曰:“公以明德作相,辅弼圣主,当亲忠贞,远邪佞,而与桓景造膝,荧惑何由退舍。”导深愧之咸和二年,以疾辞职,帝不许。徙护军将军,常侍、领军如故,未拜,卒,年五十一。谥曰威。
四子:汪、陋、隐、无忌。汪嗣爵,位至辅国将军、宣城内史,陋冠军将军,隐少府,无忌光禄勋,兄弟咸有干用。
(《晋书·卷七十八·列传第四十八·陶回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
B.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
C.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
D.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
【小题2】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侃, 东晋时期名将。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司马光所写的“陶侃惜谷”的故事,指陶侃很爱惜粮食。
B.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职务等同于县令。
C.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D.辟,即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回的祖父是吴国的胶州刺史,父亲官至太子中庶子,陶回先后被征召为司空府中君、主簿,但是他没有去就职。
B.大将军王敦很是器重陶回,任命他参军,后来王敦转任州别驾,最后死在了任上。
C.王导对陶回也很重视,提拔他为从事中郎,后来升任司马。陶回与孔坦一起劝过王导,但是王导并没有采纳建议。
D.评定叛乱之后,王导因为陶回有才干,提拔他任北军中侯,后专任中护军。
【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峻果由小丹杨经秣陵,迷失道,逢郡人,执以为乡导。
(2)既而下诏,并敕会稽、吴郡依回振恤,二郡赖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③游夏: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B.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C.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D.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洗马,太子的侍从官,掌图籍,太子出行则为先驱。
B.秀才,指科举考试中通过了县、府、院三试的生员。
C.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如:“父忧去职,服阕,复旧官。”
D.出,指出京受任。文中指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命运坎坷,孤苦无依。他孩提时期父丧母嫁,失怙失恃,祖孙二人更相为命。
B.李密师从谯周,颇有才干,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C.李密孝顺恭敬,感情真挚。他倾苦情,说难情,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
D.李密希得升迁,入朝为官,但因无靠山未能如愿,被调任汉中太守,他因而心怀不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羲之

房玄龄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官,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简注)
①房玄龄(579-648):字乔,齐州临淄人。唐初大臣。贞观中任中书令,他与杜如晦、魏徽等同为唐太宗的重要助手。曾受诏重撰《晋书》。②辩赡:说话条理清楚,理由充足。③东土:这里指浙江一带。
(阅读指要)
本文主要写王羲之的性格任性率直,又写他的书法为世人所重。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写人,文笔简练,叙写生动。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骨鲠(____________)(2)羲之自为之序以其志(____________)
(3)鹅而归(____________)(4)门生惊懊者累日(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羲之幼讷言 ②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B.①论者称笔势 ②有蒋氏者,专利三世矣
C.①谢安未仕时亦居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D.①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②其书世所重
【小题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代词“之”具体指代的内容。
(1)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门生惊懊者累日。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任率”性格的一组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②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③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⑤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⑥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刁协,字玄亮,渤海饶安人也。协少好经籍,博闻强记,释.褐.濮阳王文学,累转太.常.博士。及东嬴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元帝为丞相,以协为左长史。中.兴.建,拜尚书左仆射。于时朝廷草创,宪章未立,朝臣无习旧仪者。协久在中朝,谙练旧事,凡所制度,皆禀于协焉,深为当时所称许。大兴初,迁尚书令,在职数年,加金紫光禄大夫,令如故。协性刚悍,与物多忤,每崇上抑下,故为王氏所疾。又使酒放肆,侵毁公卿,见者莫不侧目。然悉力尽心,志在匡救,帝甚信任之。以奴为兵,取将吏客使转运,皆协所建也,众庶怨望之。及王敦构逆,上疏罪协,帝使协出督六军。既而王师败绩,协与刘隗俱侍帝于太极东除,帝执协、隗手,流涕呜咽,劝令避祸。协曰:“臣当守死,不敢有贰。”帝曰:“今事逼矣,安可不行!”乃令给协、隗人马,使自为计。协年老,不堪骑乘,素无恩纪,募从者,皆委之行。至江乘,为人所杀,送首于敦,敦听刁氏收葬之。帝痛协不免,密捕送协首者而诛之。敦平后,周顗、戴若思等皆被显赠,惟协以出奔不在其例。咸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丹阳尹殷融议曰:“王敦恶逆,罪不容诛,则协之善亦不容赏。协之比君,在于义顺。且中兴四佐,位为朝首。于时事穷计屈,奉命违寇,非为逃刑。谓宜显赠,以明忠义。”成帝诏曰:“协之勤有可书。今可复协本位,加之册祭,以明有忠于君者纤介必显。”于是追赠本官,祭以太.牢.。

(节选自《晋书·刁协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东嬴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
B.及东嬴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
C.及东嬴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
D.及东嬴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意思是脱掉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指始任官职;有时特指进士及第后授予官职。
B.太常,本名为奉常,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事宜,在中国古代行政长官九卿中居于首位。
C.中兴,指王朝由衰落而重新振兴;又可讳称偏安,或指恢复并非由本人失去的帝位。
D.太牢,指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三种牲畜具备;古人有时又把羊叫作“太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刁协满腹经纶。他年少时喜欢阅读经籍,博闻强记,曾担任濮阳王文学;谙熟礼仪,中兴后对朝廷制度的创建很有贡献,深受时人赞许。
B.刁协尽心国事。他为朝廷用尽心力,有匡时救世的志向,很受皇帝信任;建立征用将吏们的奴仆、门客的规定,使得众人对他心怀不满。
C.刁协时危见节。局势紧迫时他于宫中陪伴皇上,并表态愿意尽臣节而死;避乱途中,他被招募来的随从人员杀害,首级被送给王敦。
D.追赠刁协时出现争议。平乱后他未蒙显赠,直到刁彝上书诉讼,才受追封;但进行讨论时,有人认为他未能坚守节操,有人认为他忠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协性刚悍,与物多忤,每崇上抑下,故为王氏所疾。
(2)及王敦构逆,上疏罪协,帝使协出督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