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19 07:01: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注) 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愉悦之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C.“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D.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E.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小题2】鉴赏古诗时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节选)①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②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③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④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注]①该诗系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所作。卢虚舟,字幼真,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曾与李白同游庐山。②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③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九叠如屏而得名。④金阙: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锤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手持”两句,诗人以充满神话色彩的笔法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B.“庐山秀出”三句系鸟瞰之景,湖光山影,相互映照,诗人用笔错综复杂,比拟夸张并用,描绘出庐山的雄奇瑰丽。
C.“金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写景的,“银河倒挂”是作者的奇想,意思是眼前的瀑布就像银河水倒流一般,用笔奇崛不凡。
D.“翠影”一句,色彩对比映衬鲜明,“鸟飞”一句与“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笔法相同,都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
E.该诗情感充沛,韵律也随诗情变化而跌宕多姿。开头抒怀述志,用韵舒展,音调平稳;后面描绘庐山风景,音韵较前提高,昂扬圆润。
【小题2】分析诗歌(节选)所反映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l),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2),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l)绿绮,古代著名的琴。(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小题1】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 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颔联中的“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C.颈联处使用俞伯牙与钟子期和“霜钟”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和蜀僧浚是人生的知音,都曾具有大济苍生的抱负。
D.“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
E.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如听万壑松”这一句是纯客观的描写。
【小题2】请你谈一谈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在表达上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