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代诗歌阅读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唐   薛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途,日暮忧思多。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注:1纡郁;幽深;嵯峨,险峻 。2京,指长安。陕西十里,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此诗是 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咸阳:即都城长安。 3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傅岩, 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后终于饿死在首阳山。
【小题1】下面分析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倩。一个望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
B.中间四句,由于望家乡而不见,一片乡思萦绕不去,日暮之时,诗人想到了家乡两座名山,并因山及人。用典故,写已无傅岩、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现出作者仰慕贤士、高人的思想,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C.诗人先从思乡写起,到西登二句时,突然作一顿挫,这样,即使乡情显得强烈,又为下文表现从乡情生发开去的复杂思想作了铺垫.
D.驱车四句,纯是散行,在气势流转中,极为自然地抒发思乡情怀。而傅岩四句,却是工丽的对偶,使语言显得十分精美,自然直白地传达了不易言喻的隐衷。这样,在变化中,感情得到了丰富的体现。
E. 诗的最后想到自己已经多年客游在外了,时间像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不知还有多长的时间。于是诗人把思乡之情,扩展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了更为深长、悲凉的意味,使得全诗至此充满了一种令人回肠荡气的思想感情。
【小题2】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一句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试做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26 04:03: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以进士对策高第。曾献书阙下,时皇上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子昂貌寝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乃敕曰: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拜麟台正字。上数召问政事,言多切直。属契丹以营州叛,建安郡王攸宜亲总戎律,台阁英妙,皆署在军麾,时敕子昂参谋帷幕。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子昂体弱多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

及军罢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恨国史芜杂,乃自汉孝武之后以迄于唐为后史记,纲纪粗立,笔削未终,丁府君忧其中废。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而简意未已,数舆与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绝。年四十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B.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C.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D.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典”“坟籍”为古典典籍通称。
B.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指经考试合格后录取,“对策高第”指获第一。
C.阙原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可借指宫廷;“献书阙下”是指到宫廷等待皇帝接见献书。
D.契丹原是我国古代民族之一,以游牧生活为主,十世纪初由耶律阿保机统一后建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子昂初不读书,后立志读书。他起初凭着是有钱人家的子弟而行侠仗义;后曾经进入地方学校,树立志向,几年之内,通学各种书籍。
B.陈子昂状貌丑陋,凭言辞受任。他身材短小,貌不惊人,人缘不好;说起王道霸业之类的谋略、君臣关系,言辞激昂,赢得了皇上的重视。
C.陈子昂懂得军事,敢于进谏。在武攸宜麾下,因言辞恳切率直,他分出部下万人率领作前锋的请求没被允许,后武攸宜接见他而闭口不言。
D.陈子昂有志修史,赍志而没。他痛惜国史杂乱,准备编写从汉孝武皇帝之后到唐代为止的史书,提纲粗略地确立了,因父亲去世而中止。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昂体弱多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
(2)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