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情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 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
①不忿:不怨,不恼恨;不服气,不平。
(1)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末两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08 07:01: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宋之问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②越台:即越王台,又作粤王台,昔尉陀于广州越秀山立台,以朝汉室,号为“朝台”。③裛(yì):通“浥”,沾湿。④莱(lái):草名,即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
B.“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两句承上启下,“虽”字是句中之眼,“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写景的笔墨,“北思日悠”转入情感抒发。
C.“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两句说明贬谪对诗人的打击,黑发俄顷变白,丹心已成死灰,并暗示官场荣辱无常,增强人生沧桑之感。
D.“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两句的感情直承上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诗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情和归隐田园之意。
【小题2】后人评价此诗描写南国景物很出色,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技巧。

同类题4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卷七十列传第六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与恢素    善:友好。
B.远本倜傥,轻侠 尚:崇尚。
C.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D.士类益以此之 多:称赞。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A.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B.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
C.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D.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远尽心绥理,复着名迹。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小题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2)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