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唐代书法家,曾任渝州刺史。②宣父,唐朝统治者给孔子的封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从体裁看是一首律诗,四联八句,前两联塑造大鹏的形象,后两联是对当权者看不起知识分子现象的批判,显示出少年李白的锐气。
B.本诗前两句化用《庄子》中的句子,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C.本诗三、四句描写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扇,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起,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
D.本诗五、六句描写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不包括李邕在内,把李白的宏大抱负当作“大言”来耻笑。“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
E. 本诗最后两句,诗人借用孔子觉得“后生可畏”的典故,劝告“丈夫”不可轻视年轻人,讽刺了李邕对自己的轻慢态度。
【小题2】诗中塑造了怎样的“大鹏”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2-13 02:0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送严士元①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间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间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小题1】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送张舍人之江东》记叙了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中的“一雁”和“孤帆”都是借代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作者的不舍。
B.《送张舍人之江东》的颈联意思是说,眼看白日就要下山了,你这一去,怕是沧海渺茫,再见难期。
C.《送严士元》的颔联观察入微,下笔精细,让人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交谈的身影,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
D.《送严士元》的颈联两句均为实写,上句写送别时落日去帆的景色,下句补叙离别后严士元所去之地。
E. 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江水”“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人诗人深清厚谊。
【小题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