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唐代书法家,曾任渝州刺史。②宣父,唐朝统治者给孔子的封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从体裁看是一首律诗,四联八句,前两联塑造大鹏的形象,后两联是对当权者看不起知识分子现象的批判,显示出少年李白的锐气。
B.本诗前两句化用《庄子》中的句子,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C.本诗三、四句描写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扇,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起,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
D.本诗五、六句描写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不包括李邕在内,把李白的宏大抱负当作“大言”来耻笑。“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
E. 本诗最后两句,诗人借用孔子觉得“后生可畏”的典故,劝告“丈夫”不可轻视年轻人,讽刺了李邕对自己的轻慢态度。
【小题2】诗中塑造了怎样的“大鹏”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2-13 02:0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钱征君少阳

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注)①此诗大致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钱少阳其时年已八十余,李白曾在另一首诗中说其“眉如松雪齐四皓”,对其很推崇。②姜尚钓于渭水上游的磻溪,适逢文王前来打猎,遂同车而归,立为师。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一上来就写“酒”,再交代时间,描绘出主人公在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时节独自饮酒的图景,设置了一个恬淡闲静的隐居氛围,紧扣钱少阳的征君身份。
B.颔联中“两鬓各成丝”一句的“各成丝”,是说钱少阳和诗人李白的鬓发都已斑白,一个“各”字,不动声色地把两者联系起来。自此而下,诗意既是写人之志,又是述己之怀。
C.颈联中“秉烛唯须饮”,近承颔联,远接首句,诗意由“昼短夜长,何不秉烛游”演化而来,带有更多的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的味道。
D.这首诗是五言律诗,严格遵守格律诗的要求,颔联、颈联对仗,首联、尾联不对仗。此诗任情而写,自然流畅,又含蓄蕴藉,余意深长,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好诗。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有多高,却用衬托的手法,把它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和情感的变化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波动,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效仿他。
D.这是一首纪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不是完全虚构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的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小题2】下列对诗歌描绘的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
C.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
D.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和现实世界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