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晚   起
白居易
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
闲上篮舆秉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
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注】①华簪:华贵的冠簪。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鬈或冠的长针。②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类似后世的轿子。③濯: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晚起”是本诗的描写中心,作品自始至终,都是围绕“晚起”这一中心进行的。
B.首联紧扣诗题,描写听到“冬冬衙鼓声”后方才起床,由于迟起睡足而心情很好。
C.颔联写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致力政事,堆放案头的文卷一丝不苟审核清楚。
D.颈联写诗人喜欢喝酒,案卷一审完,就坐着小轿外出喝酒,酒醉后乘着小船兜风。
E. 尾联描写了诗人的一段心迹:听说松江的水最清澈,改日到那里去洗濯一下冠缨。
【小题2】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请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07 09:3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涧底松
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坐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注:①金张,指汉宣帝时的高官金日碑和张安世,二人奢华无度。②原宪,字子思,孔子门徒,为人贤能。③貂蝉,古代王公显官冠上之饰物。④白榆,星名,这里指榆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前两句点明了松树的形态特征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首句借外在形态来表现其难得,第二句通过自然环境表现其处境艰难。
B.诗歌三、四句揭示了松树凄惨的命运,终老而死也没有遇到良工来测量使用,点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涧深山险”没有道路。
C.“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两句中,“造物”指创造万物的神,诗人将愤怒的感情直指苍天,表现了对人才被埋没的痛惜。
D.“金张世禄原宪贤”一句中,“金张”指代贵族,“原宪”指代贤者,通过对贵者和贤者的赞美,表现出诗人追求人尽其用的政治理想。
E.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两句中,“未必”一词用语活脱,看似肯定高者不贤、下者不愚,实则否定,清晰地表明了诗人的态度。
【小题2】诗歌最后两句,在情感抒发方面很有特色,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