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中唐诗坛上出现的《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以出神入化的描写创设了神奇的音乐境界,堪称千古绝唱。比较这两首学过的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表现手法的选择上来看,《琵琶行》主要用______,写琵琶女弹奏前试弦调音是“转轴拨弦”,弹奏时是“低眉信手续续弹”;而《李凭箜篌引》主要用______,通过幻想境界的瑰奇,烘托了箜篌奇异美妙的声音。
(2)在表现内容的侧重上来看,《琵琶行》主要是突出表现琵琶女这个人物形象,对音乐的精妙描写只是为表现琵琶女服务的。《李凭箜篌引》主要是突出表现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07 12:03: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两诗均为七言绝句,诗歌内容都是写诗人夜宿他乡的情景,第一首诗写夜宿邯郸驿站,第二首诗写夜宿海边渔家。
B.“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这是一个重要节日。此时,诗人白居易却羁旅在外,更显示出他对家人的思念。
C.第一首诗的后两句,从侧面来写“思家”,夜深时诗人抱膝灯前,直接抒发了想到家里人应该同样还没有睡,在“说着远行人”的无限深情。至于“说”了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第二首诗的首句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音节朴实流畅,形成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而“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
E. 第二首诗的最后一句,通过写渔人不畏全天打渔的辛苦,在明月之夜还驾船送我回家,写出了海边渔家人的淳朴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点。
【小题2】两首诗都写到了“灯”这一意象,请联系诗歌的内容,分析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表现。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东川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诗的首联开门见山地点出元白二人所处的地点,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相距遥远。故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伤别之情顿生。
B.“两地阴晴远不知”从人的离合联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人在两地,距离遥远,景象有别,以此晴彼阴的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
C.“一宵光景潜相忆”一句中,“一宵”表现“相忆”时间之长;“潜”写出了深思的神态。诗人思念友人,以至夜不能寐,情感表达朴实真挚。
D.尾联中“今朝”和“方”表明懊悔寄诗之迟,暗示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同悔”表明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之情更为深沉,感人至深。
E.这首诗别具一格,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表现了双方的思念之情;且情景高度融合,语言真率自然,不事雕饰而情致曲尽。
【小题2】请从虚实角度赏析第三联“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