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察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以赋体叙事,叙写诗人一年两次在极为适合游览的季节来到名胜之地锦江游玩。
B.颔联写锦江美景,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用了拟人、夸张、动静结合等手法。
C.颈联写离愁别恨,故乡的山水,带着离情,牵绕别恨,让诗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
D.尾联以景句作结,描绘了一幅乔木高耸,云遮雾绕的画面,情韵悠长,又余味无穷。
E. 诗歌的技法工巧,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别有韵味,结构严整工巧。
【小题2】本诗情感真挚,试结合全诗,分析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13 06:0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鹦鹉

白居易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鹦鹉

罗隐①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②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注)①罗隐:唐末诗人,虽有匡时救世的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半生,无所遇合,晚年投奔割据江浙一带的钱镠,才得安身之地。② 陇西:指陇山以西,旧传为鹦鹉产地。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居易诗中的鹦鹉经过多年的人工喂养,更加鲜红艳丽,巧言善语,深得主人的怜爱。鹦鹉对其主人也是情深义重,不离不弃。
B.诗人罗隐在江南见到的这头鹦鹉,已被人剪去了翅膀,关进雕花的笼中。诗人劝慰:切莫感叹自己的命运,这个地方毕竟比你的老家要暖和。
C.诗人罗隐劝诫鹦鹉说话不要过于明白,明白的话难以说出口,其实也是在劝自己,因为语言不慎,足以招致祸患。
D.这两首诗均为咏物诗,罗诗借向鹦鹉说话来吐露心曲,话语平淡,却耐人咀嚼;白诗托物寄意,词浅意丰,形象生动,讥讽辛辣,力透纸背。
【小题2】这两首诗词中的鹦鹉有何相似之处?两位诗人借鹦鹉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