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目。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①次:停泊。②逗:停留。
③驿: 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④芦洲: 芦苇丛生的水泽。⑤秦: 今陕西一带。
⑴全诗紧扣“夕”字写景,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⑵“听钟未眠客”中“客”指何人?“未眠”原因有哪些?
⑶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04 10:44: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幽居

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②蹇劣:笨拙。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以人们为生活奔走营谋的世间常态来反衬作者的幽居生活。
B.诗中借用“道人”和“樵者”这样的形象,表达作者自然脱俗的追求。
C.最后两句意在突出作者淳朴守拙的性格特点和看破红尘后的思乡情怀。
D.全诗感触自然,语气平和,格调清新,表现出诗人闲居时的惬意自在。
【小题2】“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所用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B.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C.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D.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秦观《好事近》)
【小题3】韦应物的很多五言古诗受东晋诗陶渊明的影响较大,有论者对其作如下评论:

韦苏州诗,胸中腕中,先有一段真趣,落笔方妙,足见非专以浅淡拟陶者。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亦不知韦诗也。

请结合上面这首《幽居》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说说这段诗论认为陶、韦二人诗并不浅显平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