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塞上听吹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高适 李益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小题1】下列对两首唐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高适诗将《梅花落》笛曲的听觉转为梅花飘落的视觉,从边地无梅引发对故乡梅的联想。
B.李益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沙似雪”“月如霜”,写出了边塞环境的险恶和荒寒。
C.高适诗中的“牧马”“羌笛”“梅花”等意象传达了战场紧张压抑的气氛和将士的思乡之情。
D.高适诗中的一个“满”字,既隐含着全体将士的思乡之情,也洋溢着盛唐的豪情。
E. 李益诗中的一个“尽”字,写出了将士对战争的怨恨和绵绵不尽的乡愁。
【小题2】这两首唐诗都是边塞诗,都写了征人思乡的内容,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何相同之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简要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09 10:2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注①摐:撞击。②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③伐:敲击。④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前四句交代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
B.“摐金伐鼓下榆关”引出的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意象鲜明,凸显边塞诗特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
C.“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一片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与胡骑断杀,突出将土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D.“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拼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
【小题2】本诗序言说“感征戍之事”而和之,本诗节选部分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