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调笑令(二首)
唐 韦应物
(一)
胡马①,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②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二)
河汉③,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注释:①胡马”,唐代为应战争需要,从西域引入了大批战马,以充军用。②“跑”应读作平声 (páo),指用足蹄创地。③“河汉”,即银河,又称天河。神话传说中讲到牵牛与织女两星陽着银河相望,一 年一度通过鹤桥相会。
【小题1】对本诗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首通过对胡马的生活环境、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胡马在天边的草原上威武豪迈的形象。
B.“边草无穷日暮”此句点出时间,与前面的写景融成一体,境界阒寂苍凉,辽阔壮阔。
C.第二首把离恨的长久与空间的无限连接起来,表现别后相思之深,相逢无望之恨。
D.韦应物这两首词既在写边塞,也在写征人,从正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格婉约。
E. 这两首词通篇采用二字句和六字句,都为双音节,六七两句重复,使感情表达自然而有韵味。
【小题2】这两首诗歌在写作手法和写作内容上有什么不同?请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24 05:01: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魏大①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②。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③。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④。

(注释)①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是诗人的朋友。②匈奴犹未灭:借用汉代威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魏绛:春秋时期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③三河: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冲国。④勿使两句:运用典故。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曾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
【小题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
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尾联运用的典故,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在语意上,又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小题2】简述本诗与一般送别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