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秋夜
罗 隐
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
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注】①罗隐: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应进士试,总共考了十多次,最终铩羽而归。②欹:倾斜,歪向一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诗以“长安秋夜”为题,通过在长安秋夜的所见所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B.首句以天子比有道的羲皇,表达自己对踏入仕途有过幻想,暗含后悔之意。
C.颔联以“风霜”作喻,意指自己应试时因为朝中无人而受到的冷遇与打击。
D.颈联描绘出客居夜读与异地思家的情境,抒写自己多年在长安生活的凄凉境况。
E. 全诗既有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又有对现实情景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情感饱满。
【小题2】本诗以“九衢双阙夜苍苍”作结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27 10:03: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丁亥岁作

罗 隐

 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

早知世事长如此,自是孤寒不合来。

谷畔气浓高蔽日,蛰边声暖乍闻雷。

满城桃李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

(注)①本诗写于晚唐之时,此时的科举考场腐败,科举考试被权贵把持。作者年少时才华出众,后却屡举进士不第。②渴望梅: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曹操)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句中的“病想医门”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渴望,而“渴望梅”则运用典故表明此愿望的落空。
B.第二句中的“十年心地”写作者为科举考试付出的艰辛努力,“仅成灰”则体现出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的压抑心情
C.颔联写出了作者虽然早就知道世事如此,但却不愿同流合污,从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愤懑之情。
D.颈联运用想象,描绘了在谷畔气浓之日,虽然权贵把持科举考试,但作者自己却仍然考取功名后的宏大场面。
E.本诗是一首讽喻诗,对晚唐的科举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其语言与白居易的讽喻诗一脉相承,明白如话。
【小题2】前人认为,“满城桃李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