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骆谷①晚望

韩 琮②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注)①骆谷,在陕西周至西南,为关中通汉中的交通要道,是一处军事要隘。②韩琮于唐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后为人所逐。此诗是其失位还乡之作。

【小题1】以下是对本诗的分析鉴赏,选出不正确的两项( )( )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这类诗大多以景起兴,以情结景,往往借助眼前实景,抒发心中幽情。
B.首句“如画”“如丝”两个比喻,将大景与远景交错,使山光与水色竞美,描绘出秦川渭水一派锦山绣水的美丽图景。
C.首句的美景都是诗人站在骆谷“一望”中摄取的,又是在辞帝京、返故里的背景下“一望”见到的。
D.韩琮借用“公子王孙”来指代宦游人,实即自指,表达了自己乐而忘返,辜负了家乡的韶华美景的心情。
E.本诗运用对比、反衬、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起句写美景,景美得惹人眼馋;收句写愁肠,肠愁得寸寸欲断。
【小题2】“莫来好”与“断肠枝”是什么关系?试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09 12:01: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月九日    崔善为(唐)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人们用登高、赏菊花、插茱萸等活动表示庆祝。
B.传统上秋季分为孟秋、仲秋、季秋,分别对应农历七八九这三个月,九月已是季秋之月,百花已经凋残。
C.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写晚秋逼人的寒气催落菊花,只能到茱萸的子房去躲避早晨的寒意。
D.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之意,而这首诗的尾联,想到自己身处萧条冷落的龙山边关,全无喜庆之意。
【小题2】“菊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下列各句中“菊花”与本诗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句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A.江城菊花发,满道香氛氲。(唐·岑参《送蜀郡李掾》)
B.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宋·陈与义《感事》)
C.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清·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D.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近代·弘一《清平乐·赠许幻园》)
【小题3】有人说,《九月九日》这首诗“韵含悲难”。本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是如何体现悲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