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 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 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 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贯休:唐末著名诗僧,其诗常体现出禅意。②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描述了傍晚时分蒲草茂密繁盛,鸳鸯鸂鶒像家禽一样悠游自在的山家田园风光。
B.颔联写“东邻西舍”相安无事,侧面反映了晚唐时那种恃强凌弱、互相争夺的社会现象。
C.颈联诗人的情感颇为复杂,既有对生活艰辛的“蚕娘”的同情,又有对顽皮牧童的喜爱。
D.尾联中,诗人通过“留”“笑”二字生动地凸显了山翁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形象特点。
E. 比起晚唐那些典雅、绮丽的诗来,此诗给人以清新、明快、朴素之感,可谓独树一帜。
【小题2】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中田园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2-31 10:05: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释:①齐己: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② 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中用笔直接,句句扣“早”来立意,极写“早梅”中的“早”,梅得一枝之秀、开“香”“艳”之先(或:独开一枝、秀先群芳)的风调、品性。
B.首联以对比(反衬)的手法,描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先将梅花和“万木”相对照,严寒的冬季,万木经受不住寒气侵袭,枝干快要摧折,而梅花却能凝结了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意。
C.颈联侧重写出了梅花的姿色和风韵。“递”和“窥”写得最好。“递”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窥”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由鸟及人,早梅给人们的惊喜和诧异见于言外。
D.尾联直抒胸臆,“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直接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
【小题2】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顺兴,京兆杜陵人也。年十余,乍愚乍智,时莫识之。其言未来事,时有中者。盛冬单布衣,跣行冰上及入洗浴,略不患寒。家尝为斋,方食,器用不周。顺兴言:“昆明池中有大荷叶,可取盛饼食。”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 惊异后稍出城市,常冠道士冠,人有忆者,不过数日,辄至其家。号为李练。好饮酒,但不至醉。贵贱并敬之。得人所施,辄散乞贫人。
萧宝夤反,召顺兴问曰:“朕王可几年?”对曰:“为天子自有百年者,十年者,一年者,百日者,事由可知。”及宝夤败,裁百日也。有侯终德者,宝夤之党。宝夤败后,收集反者。顺兴称其必败,德乃棒杀顺兴,置城隍中。顷之,起活如初。后贺拔岳北征,顺兴与魏收书,上为毛鸿宾等九人姓名者悉放贵还。顺兴从后提一河东酒缸,以绳系之,于城巷牵行。俄而蒲坂降。又无何,至太傅梁览家庭中卧,以布衫倒覆身上。后览于赵崔反,通使东魏,事泄被诛,览以衣倒覆,果如顺兴之形。周文尝至温泉,顺兴求乞温泉东间骊山下二亩地,周文曰:“李练用此何为?”对曰:“有用。”未几,至温汤遇患,卒于其地。
初,大统十三年,顺兴谓周文曰:“可于沙苑北作一老君象,面向北,作笑状。”周文曰:“何为?”答曰:“令笑破蠕蠕。”时甚惑,未解其意。及蠕蠕国灭,周文忆语,遂作顺兴象于老君侧。
《北史·列传七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B.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C.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D.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
B.“斋”可以指书房,可以指素食,还可以指拜忏诵经、祈祷求福一类活动。文中的“斋”指的是李顺兴家里的书房。
C.“朕”是“我,我的”之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
D.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也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李顺兴在十多岁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他不同于常人的行为,如冬天穿单衣,光脚在冰上走不怕冷。
B.李顺兴长大后渐渐出入城里和集市上,常常戴着道士冠,自己号称李练。喜欢喝酒,但不会喝醉。
C.萧宝夤造反时,曾向李顺兴询问自己能做多长时间皇帝,李顺兴告诉他,只能做一百天,因而被杀。
D.李顺兴向周文帝乞要骊山脚下的二亩土地,周文帝虽然不知道他要做什么用,但还是答应了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宝夤败后,收集反者。顺兴称其必败,德乃棒杀顺兴。
(2)及蠕蠕国灭,周文忆语,遂作顺兴象于老君侧。